連打蛋都痛!20歲的她以為肌腱發炎⋯確診才知「類風濕性關節炎」

分享:

文/UHO優活健康網

42歲陳小姐,20年前以為是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服用消炎藥半年未痊癒,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當年正處於夢想拼搏的年紀,人生猶如被按下暫停鍵;原先喜好烘焙的她,因手部關節腫痛而無法打蛋、揉麵團,然而這樣的疾病症狀,旁人從外表上卻看不出來。

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主治醫師蔡昀臻表示,許多人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只發生在長輩,其實好發於30~50歲的青壯年,因初期症狀易誤認成媽媽手、肌腱發炎、腕隧道症候群等職業傷害,因此延誤就醫,超過8成患者可能在發病前2年便出現關節損傷、約4成患者在10年內恐釀成日常功能障礙。

當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患被疼痛折磨時,旁人常因「看不出來」,而誤以為無病呻吟,這些錯誤認知帶給病友更多壓力。此外,在用藥治療上,也常有觀念迷思,導致對病情更加不利。以下由三軍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列舉出常見「5大治療迷思」。

類風溼性關節炎常見治療迷思

Q:只要關節不腫、不痛,就是痊癒了?可以自行停藥嗎?
不行!病患千萬不可自行停藥!盧俊吉說明,即使進入症狀緩解期,一段時間後類風溼性關節炎仍有可能復發。因此,就算達到減藥條件,也必須由醫師把關,經評估同意後,採取階段性減藥。

他進一步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藥物的「階段性減藥」方式,一般來說醫師會評估「3大減藥順序」:

類固醇:3個月內減為0顆

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DMARDs):先減1種,或降顆數

生物製劑:降針劑數量,例如原先每個月打6針,降為4針

Q:治療過程中,藥會越吃越多?可以抗拒使用類固醇嗎?
盧俊吉指出,除了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藥物以外,病患若發生其他關節外病變,如:肺纖維化、心血管疾病等,也會有相關藥物須搭配服用。「通常在治療過程中,都會依照疾病狀況調整,但並不代表藥物會越吃越多。」

若病患擔心副作用,抗拒使用類固醇怎麼辦?盧俊吉也說明,類固醇並非主要治療藥物,通常是嚴重發炎時,用來快速抑制發炎反應,大多只在急性期使用,因此並不至於長期大量使用,只要發炎狀況控制良好,便會逐步調低類固醇劑量,至停止使用。

Q:其他病患的症狀和副作用,也會發生在我身上嗎?
其實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症狀、藥物副作用等皆會因人而異,治療過程中若有任何副作用,也應盡快與醫師聯絡,千萬不可擅自停藥,以免加重病情。

Q:針劑一定比口服藥還有效?
錯!早期的標靶治療多為針劑,因此病患容易有「針劑比口服藥好」的觀念迷思;但現在標靶治療除了生物製劑,還有小分子口服藥,兩者的臨床效果一樣好。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也必須多管齊下,有些標靶藥物也須搭配傳統口服的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因此並不是打針、吃藥只能二擇一,也會依病況搭配使用。

Q:病情沒起色,是不是藥物沒有效用?
盧俊吉表示,病情起色情形,不一定只與藥物有關,生活照護、運動飲食等習慣也會影響病;且部分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需要服用1至2個月後才會出現療效。醫師也會每隔3至6個月,依據疾病活動指數28(DAS28)、克隆氏症活動性指標(CDAI)評估患者病況,因此呼籲病患不用太過擔心。

盧俊吉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向,應以「及早改善、長期維持低疾病活動度」為目標:即治療3個月內至少改善 50% 的疾病活動;治療6個月內達成緩解或低疾病活動度。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病程進展快速,因此用藥上先著重緩解急性症狀。若因錯誤迷思而降低治療順從性,反對病情不利。

盧俊吉提醒,有效治療可以幫助病友減緩疼痛,但在治療的路上,尚有許多須面對的挑戰,例如:病患可能會擔憂藥物影響備孕;口服藥物較易有忘記吃的疑慮;部分皮下注射雖能帶回家自行注射,但病友可能會不敢自己施打而漏針等等。醫師也會依每位病患的自身條件、生活習慣,與病患討論及找到適合的藥物治療方式。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