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卡卡!失智婦「陰道脫垂20cm」竟懸掛體外 醫籲5對象40歲後注意

分享:

文/ENEWS

台中一名70歲劉姓婦人患有失智症,且同時又因肝硬化導致腹腔壓力過大,進而讓骨盆腔中的陰道脫垂、露出體外近20公分,使得她時常感到下體不適、走路「卡卡」。豈料經檢查發現,劉婦不僅有脫垂問題,子宮也因此有發炎和糜爛等症狀,這讓愛護她的丈夫相當不捨,所幸最終透過「棘韌帶懸吊術」手術,終於改善了骨盆腔與陰道脫垂問題,劉婦才恢復行動自如。

劉婦下體脫垂近20公分。(圖/台中醫院提供)

台中醫院婦產科醫師林新旺表示,會導致骨盆腔脫垂是因骨盆腔肌肉鬆馳,「扶不起」骨盆腔裡如子宮、膀胱、陰道等器官,才會滑脫出體外,且再加上這名婦人患有輕微失智及肝硬化問題,當時的健康狀況並不是很理想。

林新旺醫師呼籲,中壯年婦女要提早預防骨盆腔脫垂問題。(圖/台中醫院提供)

「因為那時她本身有腹水、肺積水的症狀,雖然還能走,但因為脫垂的關係,行動比較不靈敏。」林新旺醫師解釋,由於內科疾病帶來的腹部積水問題會讓腹腔壓力增加,再加上患者年紀較大,使其症狀特別嚴重,而劉婦老公看見她下體脫垂近20公分、出現子宮發炎等現象,也為此感到相當心疼,並不斷央求醫師儘速讓妻子開刀手術,這讓醫師相當動容。

林新旺醫師解釋,失智長者因記憶與行動退化,難以用運動的方式來減緩骨盆腔脫垂,亦或是使用子宮托來改善症狀,「當時劉姓婦人除了高齡的問題外,她的腹腔壓力過高,施作一般剖腹手術處理症狀會使腹水溢出。」因此,針對患者最終只能從陰道進入施作棘韌帶懸吊術手術,將骨盆腔器官吊起來,以解決脫垂問題。

所謂的「棘韌帶懸吊術」是微創外科手術,目的是要使陰道穹窿懸掛在骨盆內的韌帶上,「目前若想以手術改善脫垂,棘韌帶懸吊術是比較主流且有效的方式。」由於骨盆腔的肌肉鬆弛是全面的,即使患者割除子宮、膀胱、直腸等器官仍有可能下墜,因此要治療脫垂並非拿掉子宮就好,而是要想辦法將骨盆腔器官「扶」到較理想位置,才能改善問題。

經林新旺醫師觀察,大多數照顧者在照顧失智長輩時,對於血糖血壓或其他內科疾病等問題會比較留意,但相對也容易忽略女性長輩的脫垂問題,「由於失智長輩的表達能力比較弱,往往無法及時表達不適,再加上私密處也讓長者也難以啟齒,所以往往都是骨盆腔的器官,例如子宮、陰道等,壓迫到器官導致便祕或膀胱炎,甚至脫垂至體外後,家屬才會發現。」

所幸手術後,劉婦脫垂問題已大輻改善,但因擔心患者腹腔壓力再升高、使得脫垂再復發,林新旺醫師有特別強化她的支撐,希望脫垂不再復發。林新旺醫師特別提及,為避免女性老年後在慢性病纏身狀況下加劇骨盆腔脫垂問題,他建議40歲過後就要特別留意骨盆腔是否有下墜現象。

此外,林新旺醫師建議有自然生產史、停經、肥胖、抽煙、工作需要長期抬重物等女性對象,要趁中壯年時開始好好保養或預防,「建議高危險族群還是要多做凱格爾運動,或用其他方式盡早改善脫垂問題,老後才不會因為骨盆腔脫垂問題,影響行動或生活品質。」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