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星星」非無敵! 台大教授:國外25%確診者康復後出現「腦霧」後遺症

分享:

張嘉男/綜合報導

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表示施打疫苗後再加上感染Omicron是超級免疫(資料照片)

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昨(18日)在民進黨中常會中表示,打疫苗加上自然染疫會讓人體產生出「超級免疫」,不過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金傳春教授並不認同,她認為現有的新冠疫苗,對變異株的效果並不夠好,加上Omicron的副作用很多,甚至會入侵人的中樞神經細胞,在國外有25%的民眾確診後出現「腦霧」的後遺症。

何美鄉18以「洞悉COVID-19疫情的樣貌與國際防疫策略之借鏡」為題在民進黨中常會進行專案報告,她提到有一種免疫力叫「綜合免疫力」,民眾打打了疫苗之後、再受到感染免疫效果特別好、抗體特別高,且抗體很廣效,也比較持久,這不代表鼓勵大家感染,而是告訴民眾不要害怕,把疫苗打滿、打齊,讓自己更健康就可以不怕。

免疫學專家表示,「Omicron XE」傳播力將變得更廣泛。(示意圖/Pixabay)
Omicron的重組病毒株「BA.2.12.1」 傳播速率再飆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對此台大教授金傳春表示,這樣的說法可能會讓民眾產生誤解,認為自己也該去自然染疫比較好,但這並不符合公共衛生的精神,想要「超級免疫」要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疫苗要打得好,但問題是現在民眾接種的疫苗,都是針對最原始的新冠病毒株所製作出來的,所以面對病毒變異能力並不好。

加上感染Omicron之後會有許多後遺症,除了昏睡、注意力不集中之外,最常被拿出來講的就是「腦霧」,因為Omicron會侵害中樞神經細胞,導致人體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內分泌異常、偏頭痛、功能性情緒障礙、纖維肌痛症、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慢性疲憊症候群。

而且Omicron可以感染很多種細胞,他根本不需要吸進腦細胞裡面,而且也不需要輔佐的酵素,他可以看到周圍有什麼酵素,就用來繁殖它的子代。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金傳春對 「超級免疫」的說法並不認同。

另外新竹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認為,雖然Omicron的患者以輕症居多,但「自然感染比第4劑疫苗更好」的說法僅限於年輕人,對於老年人、免疫低下等高風險族群來說,恐怕禁不起自然感染的風險,易引發重症死亡。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