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全身痠痛竟是全身痠痛?!他胸痛就醫發現「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分享:
0:00
volume_up

圖文/今健康 洪素卿

皮疹、全身痠痛……也可能是黴菌感染症狀?一名52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於住院化療數日後開始發燒、腹痛,隔天四肢及軀幹部位並開始冒出許多皮疹,且身體痠痛到幾乎無法下床。醫師推測,極有可能是侵襲性真菌感染,經抽血檢查確定,患者有熱帶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感染;而且電腦斷層檢查顯示,患者肺部也有許多病灶。

感染症狀不止發燒  皮疹、痠痛等身體徵狀也可協助判斷!

血液腫瘤科患者在化療期間、因為免疫低下,成為侵襲性真菌感染的高風險族群。醫師指出,除了發燒,包括皮疹以及身體痠痛等症狀也可以協助判斷。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陳寧君指出,該名患者最初是因為胸痛到急診就醫,經抽血檢查後發現血中出現芽細胞、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有可能是重大疾病造成身體壓力反應,因而引發俗成心碎症候群的「章魚壺心肌症」、導致胸痛。

檢查顯示,患者血癌基因屬於相對容易復發、預後較差的ASXL1 基因突變。隨即安排患者接受化學治療,經誘導化學治療、鞏固化療後,疾病獲得完全緩解,接下來原本要等待接受異體骨髓移植治療。只可惜患者後來因為罹患COVID19中斷追蹤幾個月後回診發現,疾病有復發跡象,只好再次住院化療。

醫師指出,由於患者是相關分子生物指標跡象顯示復發,住院時身體並沒有明顯症狀,活動能力很不錯。後續住院化療大約兩週後,開始出現發燒、肚子痛等症狀,且於身體軀幹以及四肢部位出現皮疹,隔天抱怨全身痠痛到幾乎無法下床。「由過去的經驗推測,患者有可能遭遇侵襲性真菌感染!」

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主任謝顯森解釋,就像民眾平時感染流感或是Covid等疾病時,也會有全身痠痛、倦怠等全身症狀。這些症狀也是系統性感染的表徵,對於這類患者來說,有可能是瀰漫性多處感染的症狀。

雖然說特定真菌感染有其相對應的皮疹型態與分佈樣態,要確定皮膚感染何種菌株,還是經由皮膚切片觀察最準確。不過,陳寧君指出,患者化療期間不僅白血球低下、血小板也很低,並不適合切片檢查。所幸這名患者皮疹出現時,血液檢查報告也剛好出爐,證實黴菌感染,所以隨即著手抗真菌治療。

不僅切片可能手到影響,一般人可以使用痰液培養來確定肺部感染元兇,但「痰是白血球跟病菌作戰的產物,這類患者幾乎沒有白血球,所以也不大會有痰。」所以有時也要透過觀察肺部電腦斷層影像的病灶分布與態樣,來協助診斷。

此外,還要注意用藥的選擇!謝顯森主任指出,在這次復發住院前,患者已接受過數次化學治療,並使用抗真菌藥物Fluconazole預防感染。這次患者再次住院化療時、醫師同樣也預防性給予Fluconazole,但患者仍遭感染,因此推測有可能對該類藥物已經有抗藥性,所以選擇他種藥物治療。

他表示,有時候因為病患情況不好、臨床上要進行部分操作有困難,這個時候策略上也需要做些妥協!考慮患者過去用藥史、選擇用藥,並持續觀察用藥後反應,適時調整用藥!此外,「因為患者免疫力很低、嗜中性白血球非常低,還要合併有其他感染的可能。」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