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售刺針飛彈多次拖延至2025交貨 海軍催了11次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共軍近日演訓不斷,近日地面部隊更是活動頻繁,引起國防部高度關注,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報告指出,我對美採購的刺針飛彈,因遇疫情及俄烏戰爭彈藥巨額消耗等因素,延長至2025年始能籌獲。海軍為此於2021年起歷經11次稽催,且正式向美方提送2次抗議信函,而美方也承諾2025年一次全數交貨。

國軍地面部隊發射DMS雙聯裝刺針飛彈系統。(圖/中天新聞)
國軍舉行天馬操演,陸軍官兵於悍馬車上發射拖式飛彈。(圖/中天新聞)

國軍1978年向美購入基本型拖式飛彈發射系統、基本型飛彈;1998年再向美方購入二型拖式飛彈發射系統及拖式2A飛彈,也就是目前使用的型號。美製拖式飛彈和標槍飛彈比起來成本更低,雖不具備射後不理特性,但其操作簡單,且抗電子干擾,目前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反裝甲武器之一,使用國家超過50國。

根據國軍規畫,更為先進的拖式2B RF飛彈,係採用更先進的無線導引模式,不僅不再受限於過時的銅線導引,更可採「頂攻」方式有效打擊敵戰、甲車,射程可達4500公尺,美軍自2012年起使用。由於射速快,從發射到攻擊完成,時間僅需23秒左右,料將大幅強化反裝甲部隊的接戰及快速反應能力。陸軍曾介紹,拖式飛彈越水射程最大達3750公尺,比標槍飛彈遠,拖式飛彈採半自動導引,射手可以隨時改變飛彈彈道。目前為陸軍、陸戰隊使用,部署在桃園、新竹、高雄、台中、嘉義等地。

預算中心報告指出,陸軍以「獵狸專案」為名對美採購1700枚無線射頻導引版「TOW-2B RF」反裝甲飛彈。原規畫應於2022年度籌獲之分年項量,亦有往後修調;其中,拖式飛彈依113年度國防預算書,全案2022年度應籌獲改良式目標系統46套、拖式飛彈460枚及悍馬車46輛,惟依陸軍說明,「拖式飛彈發射系統首6套於2023年8月空運抵台,並預畫於今年10月及12月分批交運14套及26套」。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響、原料短缺及供應商產製期程衝突,美方規畫於2023年12月運交460枚及2024年6月運交1240枚拖式飛彈。換言之,美方目前只運交發射器,卻沒給飛彈。

國軍去年9月發射標槍飛彈。(圖/中央社)

此外,標槍飛彈也出現延宕交貨,而且同拖式飛彈一樣,先給發射裝備,沒運交飛彈;陸軍說明,標槍飛彈系統42套已於2022年12月全數交運抵台,然標槍飛彈則將分於2023年度及2024年度各交裝200枚。

另外,國軍向美採購的刺針飛彈交貨延宕到2025年,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報告指出,海軍為此於2021年起歷經11次稽催,且正式向美方提送2次抗議信函,因遇疫情、全球供應鏈重整、物料短缺及俄烏戰爭彈藥巨額消耗等因素,美方迄2022年9月15日方與供應商完成合約簽署,延長至2025年始能籌獲。據了解,陸軍與海軍各採購250枚,美方承諾2025年一次全數交貨。

留言衝人氣 10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