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只剩0.3!6旬糖友血糖控制穩定 視網膜仍病變 醫:嚴重會失明

分享: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一名60歲男子患有糖尿病,血糖長期控制穩定,近期雙眼視力逐漸模糊,原以為是視力退化,檢查後竟是視網膜病變,不只黃斑部水腫,視網膜還險些剝離,差點失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導致男子黃斑部水腫,以及嚴重的視網膜上增生膜。(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恩主公醫院眼科陳彥晟醫師表示,人體眼睛內的視網膜富含血管,糖友因血管長期暴露在高血糖環境,造成視網膜受損,形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只容易加速早發性白內障出現,也是造成許多糖友失明的原因。

陳彥晟表示,長期視網膜病變會造成視網膜的血管阻塞及缺血,缺血又缺氧的視網膜會刺激體內分泌血管新生因子,去促進視網膜長出新血管。但新生血管的管壁非常脆弱,容易突然破裂出血,若血液滲漏到黃斑部,會產生「黃斑部水腫」,出現視力濛霧、扭曲、有暗影的症狀;當血液瀰漫玻璃體,則會變成「玻璃體出血」,病人會突然地感受到飛蚊症增加、眼前一片雲霧般模糊、視力明顯下降。

陳彥晟也指出,新生血管持續一段時間後會萎縮及纖維化,在我們的視網膜上方形成一層層的薄膜並拉扯,造成「視網膜剝離」,產生視野缺損或失明。此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末期併發症常見「青光眼」,原因是不健康的新生血管長在虹膜上,阻礙正常眼睛房水排出的通道,使眼壓上升、視力模糊、感到眼睛紅、痛,且當眼壓過高的時間太長,會產生不可逆的視神經病變,進而失明。

醫師建議新診斷為糖尿病者應至眼科就診進行眼底檢查。(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糖尿病者應至眼科就診進行眼底檢查。(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糖尿病初期因為無明顯症狀不易發覺,當出現症狀時,血糖其實已超標一陣子,此時全身的血管及代謝功能都已經大受影響,即使後來血糖控制穩定,視網膜血管可能先前就已經病變受損。

陳彥晟建議,新診斷為糖尿病的糖友應立即至眼科就診進行眼底檢查,若初次眼底檢查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定期一年追蹤一次。若已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須根據臨床情況每三至六個月追蹤一次,較嚴重或需要進行治療的病變,則是一至三個月追蹤一次,避免失明危機找上門。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