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過後...冷空氣報到! 中醫授「平補」養生5食材來滋養身體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霜降在10/23就已悄悄來臨,氣候也慢慢明顯轉涼,不少人都開始食指大動要進補了,為此,詹景琦中醫師也在臉書粉專上貼文分享,俗話說「補冬不如補霜降」,為了健康渡過寒冬,「補秋」要比「補冬」更為重要。

詹景琦中醫師說明,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進入秋末冬初,氣溫冷暖無常,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胃病,因此適合「平補療法」,吃溫性的補品來滋養身體。

而詹景琦中醫師也幫大家整理了5種「平補」養生就吃的食物:

  1. 蓮藕:《神農本草經》視為上品,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蓮藕榨汁加蜂蜜,可除煩止渴。
  2. 芝麻:能紓解體液不足造成的便秘及皮膚乾燥。可磨粉泡茶或煮粥。
  3. 山藥:煮湯或磨泥拌飯,具滋養肺胃功效,可調整代謝、滋潤皮膚。 
  4. 豆漿:能潤肺、美顏、助排便。如果喝豆漿會脹氣,可改吃黃豆製品如豆腐。
  5. 銀耳:銀耳燉冰糖,能潤肺生津、提神,有助緩解皮膚乾燥、搔癢不適。

(圖/翻攝自詹景琦中醫師臉書粉專)

詹景琦中醫師表示,平補食材除了養胃也顧氣血。霜降以養胃為主,少吃寒涼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為佳。另外,他也補充說明,中醫對於藥物和食物採用「性味」的分類法,「性」指的是相對於人體的能量,高於人體能量的稱為「溫」與「熱」,低於人體能量的是「涼」與「寒」,與人體能量接近的稱為「平」,能量從低到高的排列為寒、涼、平、溫、熱。最後,詹景琦中醫師提醒,糖尿病的病患,常見的有陰虛體質和痰濕體質,不同體質適合的食物和藥物,最好請中醫師幫您診斷後再評估比較好唷!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