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便」干擾腸道功能引發便秘!中醫:養成「4習慣」助排便順暢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如果出門想上廁所,你會選擇忍住不上嗎?中醫師提醒,長期忍住不上廁所會干擾腸道功能,進而引發便秘問題,因此鼓勵民眾感到內急時,就要去上廁所,並且養成固定排便、如廁時應抓10分鐘內,平時攝取健康油脂,並配合順時針腹部按摩等4習慣很重要,以防止習慣性便秘的發生。

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陳國誌在臉書專頁中發文指出,食物會經食道、胃及小腸到達大腸,小腸會先消化,並吸收食物營養及水分;剩下的粥狀殘渣到大腸,大腸會將剩下的水分吸收,逐漸形成固體型態的糞便,再由腸道運動將糞便推進到結腸末端,進行排便。如果憋住便意,會抑制腸道正常蠕動,導致腸道運動減緩。另外,若是糞便在腸道中長時間停留,會導致糞便容積增加,過多的水分被吸收,使糞便變得乾燥和硬化,進而引發便秘。

陳國誌提醒,當感到內急時,就要去上廁所,養成固定排便習慣,否則腸道反射到腦部的神經也會變遲鈍,導致習慣性便秘,因此應培養4個正確排便習慣:

  • 固定排便不憋便:有效促進腸道健康,減少糞便堆積。
  • 如廁專心:上廁所時應專心,並預估10分鐘的廁所時間,避免因為久坐而造成痔瘡問題。
  • 飲食調整:平時可以多攝取健康油脂,如橄欖油、堅果,來潤滑腸道,使排便更順利。
  • 適當按摩: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刺激腸道蠕動。

圖/翰醫堂中醫診所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