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冤案!膽固醇藥害肝指數上升?研究證實:可預防、治療脂肪肝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降低膽固醇是過去幾十年心血管疾病治療的主軸,不過服用膽固醇藥物易引起肝臟指數上升,主要的史他汀(Statins)類藥物常導致肝功能異常,而讓患者猶豫停藥的情況。

服用膽固醇藥物易引起肝臟指數上升。(示意圖/photo AC)

膽固醇藥物到底會不會傷肝呢?心臟科醫師劉中平在臉書專頁指出,針對這樣的問題,醫學界至少進行了30年以上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膽固醇藥物造成的肝臟指數上升,大部分不是肝功能受損、也沒有肝細胞的破壞,而是藥物在肝臟抑制膽固醇製造的反應。 

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2012年把使用膽固醇藥物必須固定追蹤肝功能的警語拿掉,並且明確公告膽固醇藥物造成嚴重肝臟傷害的機會很少。

研究證實使用史他汀(Statins)類藥物有預防脂肪肝的效果。(圖/資料庫)

劉中平提到,在2022年發表在重要醫學雜誌Lancet的研究,證實使用史他汀(Statins)類藥物有預防脂肪肝的效果;另一項回溯22個研究的分析顯示史他汀(Statins)類藥物可以將脂肪肝患者的GOT/GPT降低三成以上,所以膽固醇藥物不僅不會傷害肝臟,反而可以治療脂肪肝。

劉中平建議,使用膽固醇藥物時,不用太擔心肝指數的上升,如果沒有異常疲憊不適,通常是良性的反應。另外,本來就有脂肪肝造成肝指數偏高的患者,使用史他汀(Statins)類藥物還有機會讓肝指數下降。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