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秒夠不夠?大學教授驚爆捷運煞停「黃金救命時間」

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台中捷運豐樂公園站附近昨(10)日發生興富發建案塔吊吊臂砸落中捷車廂事件,引發各界高度矚目。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洪百賢今日表示,物體突然從高空掉落,這13秒的時間確實很難讓人足夠反應及操作;這已超越SOP正常情況,此類特殊情事通常需要至少20秒以上的反應時間。

洪百賢今接受媒體聯訪時坦言,從新聞媒體上的畫面來看,物體掉落後車子才撞上去,如果只有13秒的時間其實也很難去操作,而且此事發生的幾率與嚴重性,都是在SOP中少見的情況,所以可能很難及早去處理。

至於目前全世界自動駕駛的軌道系統,是否都沒有高空入侵障礙物偵測系統?洪百賢表示,一般是比較少見的,畢竟要從天空上掉下一個異物,這機率本身就不大,所以一般較少針對此狀況去做偵測。像高鐵那種是針對異物侵入的「全線有柵欄」設計,有異物進入之後就會反應,這取決於各系統成本及SOP考量,要不要裝設並無一定的要求與絕對的標準。

針對捷運車廂內有強制停車按鈕,隨車員要啟動駕駛蓋板,是否反應機制出了問題?洪百賢認為,這應該不是「反應機制」,而是整個SOP可能可以這樣操作,但重點還是在於,這13秒的時間,夠不夠隨車人員去做這樣的反應?這點就經驗上來看,可能促使該人員採取保守作法。洪強調,一般就這種特殊狀況,就SOP而言大概都需要20秒以上。

假設當時車廂內有民眾按了煞車裝置,捷運是否會停?洪百賢解釋,照理來說該裝置就是讓車子緊急停止,理論上來講任何人都可以讓車子停下,但是要看設備是否能夠讓民眾操作,有些可能會有上鎖的機制。煞車裝置可以在行進間停止,但運作的方式會是先減速再停止,而不會「立刻煞停」。

留言衝人氣 8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