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俄台!立陶宛大選首輪結果出爐 現任總統、總理挺進第二輪決戰5/26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陳怡伶/綜合報導

立陶宛12日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以44%的得票率領先,他將與獲得20%選票居次的現任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在26日的第二輪投票進行對決。

現任總統瑙塞達在12日的大選獲得44%的得票率。(圖/美聯社)

《路透社》報導,根據立陶宛中央選舉委員會的數據,59歲的瑙塞達贏得了44%的選票;現任總理席莫尼特則以20%的得票率排名第二。

該國憲法規定,總統大選採「絕對多數決」,由於首輪投票沒有候選人贏得超過50%選票,26日將舉行第二輪投票。

在烏俄戰爭延燒之際,安全問題成為了這個波羅的海國家的選戰焦點。瑙塞達在完成投票後告訴媒體,矢言將繼續向其西方盟國施壓,要求增加對烏的軍事援助。瑙塞達表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已經說過了,他們不需要我們的善意聲明,那在戰鬥中沒有用處。他們需要防空系統…擁有防空系統前,烏克蘭還是不堪一擊」。

立陶宛選民憂心這個前蘇聯加盟國、現為北約(NATO)和歐盟的成員國的波羅的海國家,未來恐將成為俄羅斯侵略對象。據立陶宛通訊社/Baltijos Tyrimai的民調,過半民眾認為俄羅斯可能、甚至非常有可能發動攻擊。該國情報部門3月時曾表示,俄羅斯正準備加強與北約邊境地區的軍事能力。

儘管莫斯科駁斥該說法,稱俄羅斯可能考慮攻擊北約是「無稽之談」,該地區的緊張局勢仍不斷加劇。多數總統候選人,包括席莫尼特和瑙塞達都表示,他們在家儲備了食物,以防發生軍事衝突。瑙塞達曾在電視辯論中表示,「我正在盡一切努力確保不需要它」。

現任總理席莫尼特。(圖/美聯社)

瑙塞達與席莫尼特雙雙支持將該國的國防支出從今年計劃的2.75%,增至立陶宛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至少3%,以支付其軍隊和基礎設施的現代化費用,從而支持一個旅的德國軍隊及其家屬,該旅將部署在立陶宛,並從2027年起做好戰鬥準備。

立陶宛為「半總統制」國家,總統職務包括領導武裝部隊和主持最高國防、國家安全政策機構,並代表該國出席歐盟和北約峰會。總統並與政府合作制定外交和安全政策,可以否決法律,並對法官、首席檢察官、國防部長和央行總裁等官員的任命有發言權。

另據《彭博社》報導,瑙塞達日前在競選期間,表示有必要改變「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稱,以穩定對中國大陸的關係。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2021年揭牌成立,為台灣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台灣在歐洲其他非邦交國的代表處,皆以「台北」為名。不過,席莫尼特表示,強迫台灣變更駐處名稱不但不明智,更無助解決問題。

針對瑙塞達的發言,我外交部回應稱尊重立陶宛總統大選期間,國內各方意見的表達,這是民主國家的常態。同時也強調,希望各界瞭解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是台立雙方政府的共識,而且是經審慎協商後所決定,期盼兩國未來持續擴大合作領域,並深化雙邊情誼及民主夥伴關係。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