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反彈!新冠確診追蹤評估給付1/15取消 基層診所籲:高風險患者不應取消

分享: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國內疫情死亡率持續降低,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將於明年2023年1月15日取消診所居家照護服務當中的追蹤評估給付費用,想不到引起基層診所大反彈;對此指揮中心回表示「如果疫情沒有明顯變化,預期就持續往居家照護醫療常態化的方向」。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直指,問題就在預算,但這是值得花的錢,居家照護追蹤評估可針低風險與高風險的患者,給予不同頻率的關懷,建議特別是針對高風險群,不該草率取消。

圖/pixabay提供

國內疫情持續,死亡率持續下降,指揮中心日前向診所通知,將於明年2023年1月15日取消診所居家照護服務當中的追蹤評估給付費用。但卻引起基層醫療診所的不滿。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也隨即發佈聲明,指居家照護服務措施,包括開放遠距視訊診療、居家送藥、由各地方政府整合與指派轄區醫療機構提供個案管理服務,以及針對有重症險的人即時給予抗病毒藥物等,由醫療機構主動聯關懷確診者提供相關,協助輕症確診者不需出門即可掛號接受相關診療服務,減輕醫療體系負擔及降低社區傳播風險。

以北市居家照護個案為例,已接近百分之百有效提供確診民眾隔離期間醫療需求,能判斷高危險惠者及早處方抗病毒藥物,降低死亡率。對於指揮中心行宣布即將在112年1月15日年前第三波疫情上升之際終止,令人感到遺憾。

對此,指揮中心強調僅取消居家照護服務當中的追蹤評估給付費用,有兩大主要原因,包括「如果疫情沒有明顯變化,預期就持續往居家照護醫療常態化的方向」與春節人力有限的問題。

對此,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問題就在預算但這是值得花的錢,居家照護追蹤評估可針低風險與高風險的患者,給予不同頻率的關懷,以輕症低風險個案,診所將給予至少一次的追蹤,過去可獲1千元補助;而針對,高風險患者,依規定至少兩天要有一次的關懷,此外若是有吃抗病毒藥物的患者,需要每日關懷一次,很多醫師都是隨時視訊開放的狀態。

林應然建議特別是針對高風險群,不該草率取消。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