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ECFA對台灣有多傷?謝金河曝1警訊 點名這7家台廠

分享:

陳定瑜/綜合報導

大陸日前稱台灣涉違反WTO規範,將研究中止ECFA對台關稅優惠。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說,一旦ECFA退場,台灣的石化、紡織、機械業都受影響,並舉例台塑四寶上半年成績黯淡,而工具機股王亞德客、上銀、紡織的遠東新世紀,今年股價大跌,情況不尋常。

謝金河說,若ECFA退場,台灣的石化、紡織、機械業都受影響。圖為出口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謝金河今在臉書以「ECFA的衝擊效力有多大?」為題發文,指ECFA對台灣的石化、紡織、機械業帶來助力,十幾年來,台灣得到的關稅利益大約在96億美元(約合3082億新台幣)上下。

謝金河表示,今年上半年,台塑四寶交出一張非常黯淡的成績單,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上半年只賺95.83億元,對照2021年全年大賺2414.1億元,實在是天壤之別。

謝金河說,台塑集團市場在大陸,但大陸本地的業者擴廠實力愈來愈強大,石化原料殺聲震天,台塑從121元殺到78.1元;有南亞科,南亞電路板的南亞,上半年EPS只有0.23元;台化過去三季,有兩季虧損;台塑石化上季虧損11.57億,這是台塑罕見的新局面;以前台灣前10大市值企業,台塑有3家,現在剩台塑石化,且排名從第四到第九。

謝金河指出,而亞德客九成生產線在大陸,亞德客股價今年從1245元跌至868元,上銀也從272跌到187.5元,紡織的遠東新世紀從33.75跌到28.2元⋯⋯這個現象,除了反映大陸市埸的不給力,也提醒大家,只有強化核心技術與競爭力,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發展之道。

謝金河補充,ECFA的助力已大幅減退,今年石化業出口到大陸,前4月16.4億美元,年減31.8%;紡織品出口僅剩1.41億美元,年減31.16%。

「很大原因是這十幾年來,產業結構已有很大變化,中國石化,紡織,工具機產業快速崛起,且產能,規模都很大。」謝金河說,「台廠力圖轉型,或把生產基地外移,最鮮明的例子是申洲國際囊括成衣訂單,台灣的儒鴻,聚陽努力提升品質及競爭力,如今走出一片天。」

謝金河提醒,反之,躲在ECFA架構下的業者,競爭力一直下降!而今年大陸經濟表現乏力,這些在ECFA大傘下的產業,在ECFA大刀沒有揮下之前,他們的業績早已急轉直下。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