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打小人」 近百港人排長龍 台灣客:打走小三

分享:
0:00
volume_up

文/香港01

踏入廿四節氣的「驚蟄」,正是傳統習俗「打小人」的日子。今日(6日)為口罩令取消後首個「驚蟄」,銅鑼灣鵝頸橋底早上已人頭湧湧,有近百人排隊「打小人」。有台灣旅客特地「打小人」趕走爛桃花,希望「小三」可早日離開丈夫;亦有內地旅客報稱被親友拖欠逾500萬人民幣,10多年仍然不願歸還,只能「打小人」泄憤。有拜神婆表示由於疫情結束,估計生意相比去年增加三成。

「驚蟄」原是冬眠的動物昆蟲,因天氣回暖被大地春雷驚醒的日子,亦是本港傳統「打小人」的日子。銅鑼灣鵝頸橋底今早拖鞋拍打聲此起彼落,拜神婆受人所託,輪番拍打象徵不吉利的「小人紙」,並將代表災星的紙老虎焚燒。所有檔位均大排長龍,估計約有近百人在等待,大部份均佩戴口罩,數名警員在現場維持秩序。

拜神婆(左一)表示生意比去年增加三成。(圖/香港01)

台灣旅客「打小人」趕走爛桃花

來自台灣的Miky近日來港工作,首次感受香港的「打小人」傳統習俗。她高呼要趕走爛桃花,由於不懂粵語,咒罵的說話則交由專業的神婆決定。她所指的爛桃花原來是丈夫的「小三」(即情婦),她表示對該情婦所知不多,不清楚長相身材,只知道年約30多歲。在完成法事後,她面帶笑意,對香港的習俗深感滿意:「非常好非常好,小人都打掉了,很好!」

大陸旅客被親友拖欠逾500萬人民幣

來自大陸的錢小姐則經朋友介紹下,今日亦首次體驗「打小人」。她稱有數個朋友以不同方式借走逾500萬人民幣,其中合作夥伴更以「下流」手段,賣樓後轉移資金,至今仍未歸還,只能「打小人」泄憤。「沒辦法,很無奈呀,都十幾年了!」

亦有七旬夫婦今日前來祈福,梁婆婆表示除了祈求身體健康,亦希望打走小人,「講乜講乜嗰啲打走晒佢。」丈夫梁伯伯則補充指,已光顧鵝頸橋的拜神婆10多年,大讚確有功效,例如孫女小時候「嚇親」,不斷哭鬧及不願飲奶,惟「人嚇人冇藥醫」,自前來「喊驚」後情況才有好轉,現在已順利長大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拜神婆料生意相比去年增三成

拜神婆黃吉利表示,今年「驚蟄」的生意相比去年增加三成,預期下午將更熱鬧,認為與疫情結束有關。她又指,今年有不少顧客「打小人」的對象為第三者,甚至帶同女方的相片及電話,「(顧客)想打走佢哋小人,唔好再黐住自己個老公。」

此外,記者現場所見,所有檔位收費為50元,不過「打你個小人頭」等咒語似乎已消失,有拜神婆的助手解釋,並非每次法事均唸出一系列口訣,「打小人」其實只是保護自己的行為,並非要刻意詛咒別人。

延伸閱讀: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