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本土新冠疫情第四波流行,國內主流變異株改「大角星」XBB登場,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指出,Omicron變異株容易發生重複感染及高免疫逃脫,隨病毒演化,無論單價或雙價疫苗保護力都會下降,脆弱族群的中重症、再感染的趨勢也會逐漸回升,他建議,除應接種雙價疫苗,也應持續監測脆弱族群的抗體血清變化,預防再感染。
(圖/pixabay)
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比較各病毒株生命周期,分析發現,武漢原始株14個月、Alpha株12個月、Delta株9個月、Omicron則為6個月,且Omicron變異株從BA.1至XBB,僅只用了3個月,顯見Omicron變異速度更快。也就是說,「Omicron疫情時容易形成大流行,且隨著病毒演化進展,不論是單價或雙價疫苗的保護力都會隨時間持續下降。」
陳秀熙指出,目前歐美國家已度過XBB的大流行,社區具有免疫保護力,而東南亞國家也因XBB.1.16影響,病例數及死亡率均出現上升,台灣目前也正受到這一波疫情攻擊,國內今年5月以來,新冠中重症案例數持續上升,並創下新制以來新高,所幸醫療量能調整,死亡率持平,但仍須觀察。
針對未來預防XBB再感染,陳秀熙建議,除了對脆弱族群雙價疫苗施打需有精準施打政策,也應持續監測對脆弱族群的抗體血清,觀察施打疫苗及自然感染的保護力變化以預防再感染。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則表示,先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和台灣血液基金會合作辦理的「新冠病毒血清抗體監視系統」,到今年6月就會結束,由於國內已經過大流行,預估接下來感染人數會減少,因此暫時不再辦理,她並指出,監測重複感染的可能性不高,因為抗體檢測無法區分感染的是何種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