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高風險族群一次看!營養師破解「都市傳說」避免吃這3食物

分享: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健保數據統計,在台灣每10人就有一個腎結石患者,再加上台灣地處亞熱帶,體內水分消耗快,一旦水分攝取不足,尿液變濃就容易出現結石。腎結石是很常見的問題之一,它是尿液中的礦物質結晶沈積在腎臟裡。營養師指出,高風險族群要注意水分攝取、飲食均衡、或是家族有病史者都要個別注意。

(圖/pixabay)

營養師高敏敏臉書分享,總是會聽到許多關於營養的「都市傳說」,像是很多有結石的患者,常會刻意避開高鈣食物,因為他們認為石頭是鈣質,擔心鈣會使結石情況更嚴重,但是她說,其實足夠的鈣質反而可以降低人體腸道對草酸的吸收、有助減少腎結石發作。

 

高敏敏解釋,腎結石屬尿路結石的一種,是指腎臟代謝物在尿液裡形成的堅硬結晶積物,會在腎臟累積 時間越長越大,最為常見的是以草酸鈣結石為大宗,約佔75%,呈現白色、灰色、黑色等密集的結石;另外,磷酸性結石約占10~20%,而磷酸性結石的形狀比較不規則,大多是因為細菌感染;再來,尿酸結石占比約5%,是橘黃色透明的結晶,通常是體內尿酸太高而形成,其他還有像是胱氨酸結石等。

 

「腎結石高風險群有哪些人?」高敏敏指出,水分攝取不足者,如果沒有特殊疾病,建議每天至少喝1500-2000cc的水,當天氣較炎熱時,更是要提高喝水量;肥胖者,體重、BMI、腰圍增加等肥胖者與腎結石息息相關;飲食不均衡,只攝取特定的飲食,或是常常吃高鈉高糖、高草酸鹽、高蛋白等食物,這些都容易提高腎結石機率;家族或個人病史或其他疾病,若家族有人罹患腎結石,其他家族成員機率比一般人高,或有其他身體其他疾病的人,亦可能引發腎結石。

 

【預防或改善腎結石這樣吃】

1.吃夠鈣質 每日1000mg

足夠的鈣質可以降低人體腸道對草酸的吸收、有助減少腎結石復發,像很多人擔心體內形成草酸鈣,近而減少鈣質補充,其實平常攝取足夠的鈣質,才能預防或改善結石問題。

2.喝夠水 每日2500cc

大量排尿可以稀釋尿鈣及草酸沉澱,避免過度濃縮,每日補充2500cc的水分,除了增加排尿量,也能幫助新陳代謝。

3.適量植物蛋白 減少動物蛋白

動物性蛋白質吃過多,易使尿鈣濃度上升,建議可以適當地以豆製品或其他高植物性蛋白,來取代部分紅肉攝取,例如:黑豆、黃豆、毛豆、鷹嘴豆等,都是很不錯的植物性蛋白。

 

【預防或改善腎結石要避免】

1.高草酸飲食

少喝濃茶及過量咖啡、飲料,並在餐與餐之間補鈣,減少草酸吸收之外也能補充足夠鈣質。

2.高單位維他命C

過多Vitamin C 代謝後會形成草酸,增加高草酸尿症風險,建議成人每日攝取量為100mg即可 並以天然來源為主,過多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

3.高鈉重鹹飲食

當身體攝取過多的鈉,就會從尿液排泄,此時可能增加尿鈣濃度、增加結石沉澱結晶。

 

最後,高敏敏提醒,以上是很多人會遇到的「草酸鈣」結石來說明,如果是像是尿酸過高,造成的結晶結石,就可以選擇「低普林飲食」來做改善。換句話說,要依「結石的種類」作為出發點來做調整

,並透過專業醫療檢測,來判別是屬於哪種結石,再來做治療的部分,這才是正確道路,也才能對症下藥。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