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嬤不抽菸愛運動 就醫健檢竟發現「初期肺癌」!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一名70歲阿嬤沒有抽菸習慣,平日只要是好天氣她都會早起去公園運動,自認生活也過得很健康,不料,就醫健檢時竟發現罹患了「初期肺癌」。

70歲阿嬤不抽菸就醫卻驚罹肺癌。(示意圖/photoAC)

70歲的陳姓阿嬤,沒有抽菸習慣,自認生活也過得很健康。打從前幾年退休開始,平日只要是好天氣她都會早起去公園運動至少1-2小時,運動完後就會去菜市場採買。周遭親友都誇獎她行動自如,體力維持得很不錯,更羨慕每逢周末子女都會攜帶孫子孫女回老家與她團聚,而今年初,陳阿嬤的子女特別用年終獎金為她安排健康檢查,健檢當天,醫師透過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意外發現在左下肺葉有一處異常病灶,該病灶為大小約1.6公分邊緣不規則的毛玻璃結節,再經進一步檢查確認罹患肺癌。

後續,陳阿嬤聽從醫師建議盡快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大約2個月後陳阿嬤的身體就已恢復接近往常,行動也還算自在。樂觀的陳阿嬤表示,一直以為自己身體很硬朗,沒想到健康檢查竟意外發現自己其實已罹患癌症,但也幸虧發現得早,醫師跟她說只要手術就可將病灶切除,不用太緊張。

肺癌目前在台灣,發生率在十大癌症中佔第二位,但死亡率排行已連續十幾年位居第一,對此,柏忕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韋朝榮醫師表示,近年來民眾的健康意識抬頭,主動健檢的意願也比過去較高,但仍聽到不少明明每年做健檢,但還是難逃肺癌魔掌,而這也有可能是民眾在當意識到症狀明顯異常再去就醫檢查,就都已經是晚期了,而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其原因就在於發現的期別以及檢查工具的選擇。

肺癌目前在台灣,發生率在十大癌症中佔第二位,但死亡率排行已連續十幾年位居第一。(示意圖/photoAC)

韋朝榮醫師補充說明,肺癌發生初期病人往往沒有症狀,除非腫瘤長在特別位置或有一定以上大小才可能較有明顯的異常症狀(例如:腫瘤發生位置靠近大支氣管或腫瘤侵犯到鄰近神經,就會發生久咳不癒);外加過往對於肺部檢查大多認定只要做X光攝影即可,但倘若肺部癌細胞尺寸小於2公分或是生長位置剛好被骨骼、心臟或肝臟遮蔽,此時就會造成檢查盲點,導致即便是做了檢查也可能肺癌在發展初期不被發現。

韋朝榮醫師表示,目前國際上已證實使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做為早期肺癌篩檢的工具,不僅檢查速度快、解析度高、輻射劑量低,還可檢查出小於1公分的結節;還可在肺臟做細部的切面掃描,相當於300至400張X光片,並將各層次切面掃描組成三度空間的立體影像,讓整個肺部影像看得一清二楚,可解決傳統X光檢查的盲點問題。不過也因LDCT偵測敏感度高,檢查可能會發生偽陽性的機率,此時就必須依賴經驗豐富的專業醫師判讀,受檢者不需太過於恐慌,只要維持良好生活型態,遵照醫師建議定期追蹤即可。倘若後續追蹤若發現發展成早期肺癌,依照目前早期肺癌的預後,都可達到高達9成以上。

最後,韋朝榮醫師也提醒,民眾面對這個新國病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動安排健康檢查,只要遵從醫師建議,就能有效降低肺癌的致命威脅。

  • 資料來源:柏忕健康管理中心新聞稿

留言衝人氣 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