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蘇丹撤僑遭遊覽車放鳥 陸女外交官穿防彈衣戴頭盔現場指揮

文/香港01

非洲國家蘇丹自4月15日爆發內戰,多國正進行或準備撤僑。26日《環球時報》披露了大陸女外交官身穿防彈衣戴頭盔,在蘇丹組織撤僑的現場情況。

陸駐蘇丹大使館安排的喀土穆撤僑專車。(圖/翻攝環球時報)

大陸駐蘇丹使館臨時代辦張向華參贊連續多日沒有休息。4月24日清晨5時,連日協調撤僑計劃的他拖着疲憊的身體,穿戴上厚重的防彈衣和鋼盔,開始組織撤僑的指揮工作。

張向華稱,最難的是戰事持續所帶來的信息混亂。要在諸多方案中找到萬無一失的撤離路線和目的地,確保每一位中國大陸公民的安全,「這是外交部和使館黨委的首要任務」。

大陸駐蘇丹使館旁邊臨時設立了撤離集合點。雖然是清晨時分,但不少大陸公民已排起長龍。當大家以為當日的撤僑行動比較順利時,當地的旅遊巴司機竟然爽約,有人因在交戰區無法趕來,有人則坐地起價。原本預定租用的旅遊大巴,最終只有一輛如期到達。

在組織撤離的當天,使館周邊還能聽見槍砲聲,甚至有中國大陸公民拍攝到戰鬥機向地面發射火箭彈的畫面,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士兵也時不時開車從撤離隊伍前駛過。

當時已有400多名中國大陸公民在撤離集合點,撤僑小組安全負責人、駐蘇丹使館武官丁峰認為,若無法完成撤離,將會嚴重威脅大家的生命安全。使館人員立即分頭聯繫多間企業和旅遊大巴司機,最終,中石油尼羅河公司派出6輛旅遊大巴支援使館撤僑。

撤僑_環球.jpg

陸駐蘇丹女外交官穿戴防彈衣頭盔,現場指揮撤僑工作。(圖/翻攝環球時報)

在撤離的隊伍中,有長者、兒童以及中國大陸公民的外籍家屬,但大家在漫長的等待中沒有發出一句怨言,井然有序地填寫資料,並自發為每輛車選出「車長」,統一對接協調。

有義工在車窗玻璃上粘貼國旗,為不適的長者、兒童義診,並送去食物和水,還有義工主動用私家車當頭車,為撤離車隊帶路。

在使館、企業和商會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當日到達集合點的中國大陸公民及家屬全部成功撤離。

本次撤僑行動成功,但對於在蘇丹使館留守的大陸外交官,他們的工作遠遠沒有結束。有人隨車前往撤離中轉地,有人仍在與當地人溝通租車事宜,幾位女外交官則逐一致電每一位未到達撤離點的中國大陸公民,通知他們參加下批次撤離。

4月25日,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經各方努力,大部分在蘇丹的中國大陸公民已分批、有序、安全撤離至蘇邊境港口或周邊鄰國,下步將妥善安排。截至目前,中方沒有接到中國大陸公民傷亡情況的報告。

延伸閱讀: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