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藍營「開放式初選」 黃珊珊曝三大問題

分享:

記者李培睿/綜合報導

國民黨和民眾黨日前舉行「藍白合」會前會,關於如何產生在野陣營的總統候選人,國民黨提出採用「開放式初選」的方式。不過,柯文哲競辦總幹事黃珊珊認為,「開放式初選」在時效性、可行性和可信度這三方面存在問題。

國民黨和民眾黨日前舉行在野整合會議。(圖/侯辦提供)

黃珊珊今天(1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因為現在市話和手機使用情況,跟20年前不一樣了,所以希望採取最近一次總統大選各黨內初選民調的比較方式。另外,今天看到國民黨提出二次會會談規劃,我們上次請他們提供書面意見,他們一再表示,民調信度、效度不符問題,會後金執行長也一直對外說明。但是,11月20日就要登記,這個方式(開放式初選),不管如何有幾個問題。

黃珊珊指出,「開放式初選」沒法解決時效的問題,在全國設置投票所,簽認同卡,更重要的是,這麼多細節不太可能在10月底前協議完成,這是不可能的任務。相關投票所設置的所需人力、物力非常龐大,這個金額民眾黨恐怕也沒辦法分擔。

黃珊珊認為,大家認為直接投票是相對民主的方式,但在台灣的時空環境下,「開放式初選」執行起來很困難,不太可能10月底前完成,這部分今天就可以具體回應說,在時效性、可行性,最重要的是可信度是存疑的。

黃珊珊說,「開放式初選」只有1995年的民進黨、1998年的新黨曾經實施過,之後的2、30年就沒有人採用過。可能就是因為進到台灣以後,相關作業就會質變。這20年來,各政黨依照政黨內的民調和黨員投票,沒再採取過開放式初選方式,所以可信度是存疑的,且這是主動性投票意願,違反秘密投票原則。

黃珊珊說,國民黨提出的方式,在可行性非常低,這種方式困難度超乎我們的想像和能力,所以希望回到民主的初選,由政黨之間按照自己原來也在使用的方式,來公平比較,希望能參考我們今天提出的方案,也可以協商相關內容,可以繼續見面,但如果要協商「開放式初選」,可能就不會有結果。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