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身好胖!中醫授「7點自測」是不是水腫型肥胖

分享: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你是胖還是水腫?其實肥胖分好多類型,而中醫常說的「脾濕水腫型肥胖」是什麼?對此,許哲文醫師教你分辨,並且教你日常該如何改善這種型態的肥胖!

身形肥胖、肌肉鬆軟、甚者下肢水腫皆為「脾濕水腫型肥胖」。(示意圖/photoAC)

何謂脾濕水腫型肥胖?

  1. 身形肥胖、肌肉鬆軟、甚者下肢水腫。
  2. 頭部常覺疲勞、倦怠、乏力,頭沉重或痛、眼包浮腫。
  3. 四肢肌肉痠重無力,關節容易痠痛。
  4. 皮膚反覆搔癢、濕疹、時常有水泡紅疹。
  5. 消化系統咽喉容易有痰、口乾不欲飲、口中常有黏膩感、口淡無味、容易脹氣、排便不暢(就是排不乾淨的感覺)、大便軟散或不成型,比較容易沾黏馬桶。
  6. 舌頭比較胖大,甚者有齒印,舌苔白厚膩感,黃厚膩(就是苔比較厚)。
  7. 小便不利、顏色較深、味道較重、女性易有分泌物(白帶或黃帶)。

排除體內濕氣 改善水腫體質

1、飲食
可以多食一些健脾利濕的食材。例如:薏苡仁、扁豆、紅豆、菠菜、冬瓜、玉米鬚茶等。

2、運動
利用晨起或睡前在床上作10至20分鐘的腹式呼吸及四肢的伸展瑜珈動作,以促進腸胃蠕動排除體內毒素。

「2招」教你除溼消水腫。(圖/馬光中醫)

3、穴位按摩

  • 合谷穴
    按壓10回間隔3秒,敲打大腸經10回。 功效:護膚通便、消手臂浮腫。
  • 足三里
    按壓10回間隔3秒,敲打胃經至大腿為止。 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升降氣機。
  • 陰陵泉
    按壓10回間隔3秒,敲打脾經10回。 功效:健脾利水、益腎平肝。

(資料來源:馬光醫療網、文/常春月刊)

留言衝人氣 7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