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罷工!7旬翁心跳異常經常頭暈、暈倒 靠「心臟節律器」救回一命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一名73歲男性年初因經常不明原因頭暈、甚至暈倒,經連續心電圖檢查,發現心臟傳導系統異常,導致心搏過慢甚至停止。裝置傳統心臟節律器後,不再發生頭暈的狀況。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蔡俊雄表示,一個人一生中心臟平均要跳動25億到30億次之多。心搏過慢的主要原因包括病竇症候群及房室結的傳導功能阻斷等。心搏過緩會有頭暈、倦怠感、無力感、昏倒、猝死等症狀,藥物治療效果一般不甚理想。

蔡俊雄指出,安裝心臟節律器可以偵測使用者的心率,在心律異常或過慢時給予電擊,讓心跳速度恢復正常,避免病人因頭暈跌倒受傷,甚至心因性猝死的危險。

蔡俊雄指出,傳統心臟節律器由電池、導線、電極所組成。電極前端裝置在心臟裡面,藉由導線連接節律器本身。裝置時需劃開胸前皮膚,製造皮膚下置放節律器的「口袋」,並進行鎖骨下靜脈穿刺,再將導線及電池置入「皮下口袋」內,傷口約5公分左右。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則是從股靜脈以特殊導管,藉由腿部靜脈血管植入心臟。傷口約1公分;因沒有導線,不需在胸前皮下做囊袋置放,大幅降低衍生的感染、氣胸等併發症。正常使用下,可提供8-10年所需電量。

蔡俊雄提醒,病人植入心臟節律器後,需要每三到六個月需回診檢查心臟節律器狀況,測定心臟節律器功能包括脈搏的頻率及電池消耗情況等,醫師會視情況微調節律器設定。病人需隨身攜帶心臟節律器識別證。平時也得避開高壓電塔、發電機等電磁場較強的地點,另外也注意手機不要放在胸前口袋,使用電話需距離節律器15公分以上。若使用電器中感到頭暈、心悸、胸悶,應立即離開或關掉電器,並採坐姿或蹲姿,同時測量脈搏,等脈搏恢復正常後,再慢慢站起來。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