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5號將一衛星送上空間站! 創世界首次 空間站如何發射衛星?

分享:

來源/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2022年,大陸航太的勁爆消息是一條接一條,10月31日,大陸空間站迎來了最後一個艙段夢天實驗艙,11月1日淩晨,成功合體,隨後轉位對接節點艙側向埠,期待已久的“T”字構型出現了,真是完美之極。

而在2022年11月12日,大陸航太再次迎來一條勁爆消息,天舟5號貨運飛船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了預定軌道,然後慢慢接近“T”字構型的大陸空間站,意味著大陸空間站又迎來了一批補給。

不過天舟5號的物品清單卻引人注意,搭載了「澳門學生科普衛星一號」,你沒有看錯,天舟5號將一顆衛星送上了大陸空間站,這顆衛星有何用途? 大陸空間站如何進行發射呢?

11月12日,大陸天舟5號貨運飛船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了預定軌道。(圖/大陸央視新聞)

11月12日10時03分,載著天舟5號貨運飛船長征七號遙六運載火箭發射升空,10時06分左右,火箭助推器燃料耗盡分離,接著火箭第一級燃料耗盡分離,第二級箭啟動發動機,火箭繼續飛行。

10時07分左右,整流罩分離,意味著火箭成功進入太空,10時13分,天舟5號貨運飛船與整流罩分離,天舟5號來了,一切順利的話,12日下午或者12日晚上對接大陸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後向埠。

為了迎接天舟5號貨運飛船的到來,大陸空間站提前做好了萬全的準備,11月9日,正停泊在天和核心艙後向埠上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撤離了大陸空間站,把後向埠讓給天舟5號貨運飛船。

11月11日,大陸載人航太發佈了天舟4號撤離大陸空間站的視頻,在一片漆黑的外太空中,太陽格外明媚,天舟4號緩緩離開了天和核心艙的後向埠,為進入大氣層做準備,永別了天舟4號。

可能有人覺得很意外,天舟四號貨運飛船並沒有繞飛到大陸空間站運行方向的前方對接節點艙前向埠,而是直接遠離大陸空間站,擇機進入地球大氣層,這與之前的天舟2號和天舟3號的做法有所不同。

其實一點都不意外,天和核心艙前方的節點艙共有5個埠,問天實驗艙使用了一個埠,夢天實驗艙使用了一個埠,神舟14號載人飛船使用了下向埠,上向方端改成了太空人出艙口,神舟12號和神舟13號太空人都是使用上向方端出艙,只剩下前向埠是空閒的。

按照大陸航太計劃,2022年12月初發射神舟15號載人飛船,神舟15號太空人將與神舟14號太空人在太空“會師”,神舟15號飛船對接節點艙的前向埠,因此,天舟4號不能佔用節點艙的前向埠。

天舟5號貨運飛船給大陸空間站運送了大批物資,總重量多達5噸以上,包括空間站推進劑、太空人生活消耗品、實驗裝置、實驗物資、氫氧燃料電池等,品類可以說是非常繁多,有食物、有水、有衣物、還有牙膏等等。

天舟5號貨運飛船替大陸空間站運送了總重量多達5噸以上的大批物資。(圖/大陸央視新聞)

值得一提的是,天舟5號物品清單中還有一顆澳門學生科普衛星一號,讓人感到意外和好奇。 澳門學生科普衛星一號簡稱「澳科一號」衛星,專用用於檢測地球中低緯度磁場異常區域和空間環境變化,特別是大西洋磁場異動數據,填補了我國科學研究的空白。

澳科一號將會創造一項世界首次,世界首顆低傾角、低軌道的測量衛星,說到這裡,估計美國都要酸了。

問題來了,澳科一號衛星不是直接用火箭發射,而是被送上了大陸空間站,那麼空間站太空人們如何發射衛星呢?

大陸空間站由三個艙段組成,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天和核心艙功能最為全面,可用於太空人工作和生活,還可以存放貨物,太空人可以鍛煉身體、休息和吃飯,天舟5號對接的就是天和核心艙後向埠。

問天實驗艙主要有三個功能,一,可臨時滿足三名太空人的駐留,二,可開展多項科學實驗,三,問天實驗艙有氣閘艙,可滿足太空人進行出艙活動,神舟14號太空人就是通過氣閘艙進行出艙活動。

夢天實驗艙有兩大功能,一,開展多項科學實驗,二,滿足貨物的出艙和進艙,夢天艙由工作艙、貨物氣閘艙、載荷艙和資源艙組成,貨物氣閘艙專門用於超大型貨物的進出艙,氣閘艙門位於下方,面向地球。

氣閘艙門有一個類似於座椅的超大托盤,直徑達1.4米,當氣閘艙艙門打開後,超大托盤能向外伸出2米,所以只需要將物品固定在超大托盤上,物品就可以自由進出艙了,超大托盤永許物品重量400公斤以上,長、寬、高為1.2米。

澳科一號衛星用天舟5號貨運飛船運上空間站,那麼它肯定是顆小衛星,長、寬、高一定不會超過1.2米,可以通過夢天實驗艙貨物氣閘艙來進行發射,太空人只需將衛星拉到夢天實驗艙就可以了。有趣有料的科學內容請關注唯一的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本文來源:有趣探索,授權中天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