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對台8大軍事威脅!國防部:共軍明年「編1.5兆人民幣國防預算」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國防部今(12日)舉行例行記者會,並於會中公布112年年度國防報告書,其中針對中共解放軍國防預算與武器研製,報告書指出,中國2023年度編列1兆553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加1千億元人民幣。國防部強調「部分經費隱藏於非軍事項目下,實際國防預算高於公布數字。」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圖/中天新聞)

報告書也指出,近年共軍已對台作戰為想定,進行各項實戰化軍事演訓,刻意透過海、空軍跨島鏈遠海長航等軍事活動,強化對台作戰及應對它國軍力介入台海能力外,亦藉三棲聯合登陸演訓,驗證各項作戰預備方案,加大對台海戰役軍事準備,並視區域情勢及兩岸關係變化,預擬作戰計畫並進行針對性軍演,其對台作戰能力評估後,可大致分為八大項:

一、聯合情監偵能力

結合衛星全時域,掌控印太地區外籍機、艦動態,並在臺海周邊海、空域常態部署電偵機(艦)、無人機、情報船、科研船, 透過陸、海、空及航太等多維偵蒐手段,掌握我軍事動態及完善戰場經營。 

二、通資電作戰能力

共軍現階段已具備對我電子攻擊能力,運用干擾或遮斷方式,對我通信指管效能產生局部影響。另結合網軍之全球網路攻擊,破壞我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影響軍事裝備系統運作,以支援對台作戰。 

三、聯合威懾 

同步運用軍事與非軍事對臺侵擾手段,共軍機、艦進入我周邊海、空域進行針對性演練及加大聯合演訓力度,並仿造臺灣重要政軍設施進行實戰化對抗訓練,結合認知作戰運用,擴大宣傳與威懾效果。 

 

四、聯合封鎖

對我重要港口、機場、軍事設施及聯外航道遂行封控,達成其「制機於地、制艦於港」之作戰目標;同時切斷我對外海空交 通航線,以降低我防衛作戰之持續力。 

 

五、聯合火力打擊

動用火箭軍射程可涵蓋臺灣全島的各式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及空射攻陸飛彈,協同海、空軍戰力與陸軍遠程多管火箭砲,攻擊我政、軍、經等重要目標,伺機破壞政軍指管中樞與關鍵基礎設施,以癱瘓國軍作戰指管與政府運作。 

 

六、聯合登島作戰

持續列裝運輸直升機、兩棲登陸艦及商貨輪(國防動員)等40各型登陸載具及建構海、空戰略投送能量,並強化戰區聯戰指管與戰力整合,加速提升對臺「多維雙超」、「立體登陸」作戰能量。 

 

七、反介入 / 區域拒止

遼寧號、山東號航空母艦持續戰力生成,配合海、空軍遂行 跨島鏈遠海長航訓練,並部署中、長程常規對地、反艦彈道飛彈 及巡弋飛彈,建構第一、二島鏈間區域抗擊外軍能力。另福建號航空母艦研判於2025年完成海試撥交服役,持續完備反介入 / 區域拒止能力。 

 

八、強化法律戰作為

中共自 2021 年起修頒《國防法》,明確指出國防目的係為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頒布《海警法》及《海上交通安全法》擴大灰色地帶衝突空間,並於2022年發布《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試行)》,意圖在「臺海有事」時確保共軍干預之 正當性。另通過《預備役人員法》增加預備役練兵備戰及動員能量,全面強化對臺法律作為,加大對臺作戰整備。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