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2個月嬰發燒近40度、囟門凸起 染「人類副腸孤病毒」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一名2個月大的男嬰發燒39.9度,急診無異狀,但囟門凸起,接受腰椎穿刺檢查腦脊髓液,沒想到隔天居然發現其感染「人類副腸孤病毒」引發腦膜炎,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後病況好轉。

腸病毒。(示意圖/pixabay )

台中林新醫院小兒科醫師余震堂表示,陳小弟的腰椎穿刺報告數值正常,但是在進行腰椎穿刺的時候,脊髓液看起來較黃且黏稠,做了病毒核酸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其感染「人類副腸孤病毒」,是腸病毒的一種,從2022年5月以來,在美國多個州開始大量傳播。

此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或糞口途徑傳染,好發於5歲以下兒童,臨床表徵常為無症狀、紅疹、腸胃道或呼吸道等輕症,與一般腸病毒感染症狀相似。其中以第一和第三型最為常見,特別是第三型,易引起新生兒敗血症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重症,陳小弟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後病況好轉。

腦膜炎最常見的症狀是頭痛和頸部僵硬,其他症狀還包含精神錯亂或意識/張力改變、嘔吐、畏光或無法忍受大聲的聲響等。兒童通常只會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如躁動不安、易怒、精神萎靡或餵食困難。

而由腦膜炎雙球菌引發的腦膜炎,就可能伴隨特定形態的皮疹。腦膜炎的病原體可能為病毒、細菌、黴菌或寄生蟲。由於腦膜炎的發炎位置接近大腦和脊髓可能致命,因此被歸為急重症。

小朋友若發燒無異狀還要注意到囟門有無凸起。(示意圖/林新醫院提供)

兒童腦膜炎初期症狀不明顯,需要仔細的神經學檢查跟身體理學檢查,所以要發現腦膜炎相當不容易的,更何況是2個月大的嬰幼兒。

余震堂表示,新生兒的腦膜防護膜並不夠緻密,感染發燒都有可能會影響小寶貝的腦膜,初期症狀不明顯,中後期才會出現小孩活力差、張力不好、肢體無力,或是張力變強甚至抽搐,但此時大部分都已侵犯到腦部,就算治癒也會有比較多的後遺症。雖然入秋了,腸病毒仍持續肆虐,家中的小朋友要勤洗手做好防護!

家長可以藉由觀察孩子精神、活力和食欲,及觀察孩子的肌肉張力來發現病況。一但發現病症,要盡快向有經驗的兒科醫生求診。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