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過太爽?醫警小孩沒收心恐引發「開學症候群」甚至出現焦慮

分享: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過兩天就開學了,孩子的心還收不回來嗎?醫師警告,小孩如果沒有收心恐怕引發「開學症候群」,上課時很難找回注意力,甚至產生焦慮。

小孩如果沒有收心恐怕引發「開學症候群」。(示意圖/photoAC)

對此,李綜合醫院身心科醫師馬國穎表示,家長如果來不急幫小孩調整作息時間,可以用鼓勵、給小禮物的方式規範小孩,盡量避免用責罵的方式,更不要一下子全部戒斷孩子使用3C的產品,剝奪孩子娛樂,避免引發反彈,讓親子關係惡化。

馬國穎醫師說,開學前家長至少要給孩子一個禮拜的時間緩衝,調整小朋友不正常的作息習慣,因為不少孩子在暑假期間晚睡、晚起床,一起床便打電玩、看平板、看電視,沉迷在3C、網路世界,提早調整作息,能讓孩子提早適應開學生活,但是萬一來不及提早準備,切記不要一下子剝奪孩子在暑假期間的娛樂。

馬國穎醫師建議,家長可以用正面的方式,給小禮物、多給零用錢等,約束小朋友作息時間,取代用責罵、體罰的行為,恢復正常作息。他指出,如果孩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例如:容易分心寫作業寫很久、忘東忘西或拖拖拉拉、靜不下來反應速度慢、情緒控制不佳,更不能一下子剝奪孩子看電視、看平板、玩3C的權利,會讓小孩反彈更大。

ADHD的小朋友,個性衝動,無法有效的聽大人的話。(圖/資料庫)

「ADHD的小朋友,個性衝動,無法有效的聽大人的話。」馬國穎醫師指出,過動症的小朋友,家長要用「簡單又明確」的計畫約法三章,規定什麼時時間該做功課、何時要休息睡覺,才能在什麼時間看3C,把時間表清楚表列出來,按部就班的操課,雖然孩子可能起初會回嘴「為什麼我不能玩」,但經過家長與孩子溝通與磨合,孩子不會引起反彈。

馬國穎醫師說,如果家長與孩子約法三章後,孩子還是反抗,或是開學後孩子表現都不正常,注意力無法集中,建議帶孩子就診,讓醫師當親子間的溝通橋梁,再搭配藥物治療。同時,也陪孩子運動跑步,刺激大腦內多巴胺的分泌和吸收,調整腦內的內分泌,更重要的是戒掉可樂、蛋糕等甜食,避免讓孩子更躁動。

  • 資料來源:李綜合醫院新聞稿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