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斥資33億人民幣 成功運行世界首個電磁撬系統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鄒慈芸/綜合報導

大陸《央視》10月19日報導,世界首個由大陸自主研發的科學成果,「地面超高速試驗設施電磁撬系統」,正式在山東濟南投入運行,該系統最大特色為,能將噸級以上物體最高加速到時速超過1030公里/小時的運行速度,也就是說,這個電磁撬的技術,速度將接近一般音速(1224公里/小時),同時,興建成本及技術難度也比現有的上海磁懸浮列車還低。

電磁撬系統運行速度將可以將近音速。(圖/翻攝央視新聞)

該設施於2019年10月開工建造,2021年9月完工,2021年12月投入運行,經過半年多的試驗,首批成果公佈,資料顯示該設施創造了大質量超高速電磁推進技術的世界最高速度紀錄。

外界分析,成功運行的電磁撬系統實際上是升級版的「磁懸浮列車變形體」,相較於傳統的磁懸浮列車完全懸浮在軌道上,電磁撬系統和軌道仍有接觸,但動力驅動是憑藉軌道和車體間的電磁裝置產生推進力,進而完成高速行駛。

電磁撬系統的設計、研發、運行斥資33億元人民幣。(圖/翻攝央視新聞)

央視在相關報導中稱,該設施由電工所先進電磁驅動技術研究院和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主導設計製造,與濟南市政府合作,投資了33億元人民幣(約145.2億元新台幣)建造出來的,雖然,大陸官方對電磁撬及電磁彈射器之間的關聯沒有特別說明,但仍有部分相關人士認為,既然技術已經實驗證實可運行,也間接說明在軍方的應用已趨近成熟。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