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艦常態化侵擾 國防部:4年內籌獲2艘防空、反潛「輕型巡防艦」

分享:

文/中央社

國防部計劃建置2艘「輕型巡防艦」取代原規劃的4500噸飛彈巡防艦。國防部指出,面對中共頻以大量輕型艦艇擾台,國防部規劃在112至115年,籌獲噸位較小、建造期程短的防空型及反潛型輕型巡防艦各1艘。

國防部明天應邀在立院國防與外交委員會提出「海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建案規畫」專案報告。海軍司令部在書面報告中指出,近期海軍由「不定期」派軍艦在台灣海峽巡弋,逐漸轉變為「固定」派遣艦艇並擴大巡弋區域,延伸到台灣西南以及彭佳嶼以北海域。

國防部計劃建置2艘「輕型巡防艦」取代原規劃的4500噸飛彈巡防艦。圖為康定級飛彈巡防艦。(圖取自中華民國海軍網頁navy.mnd.gov.tw)

報告指出,中共從8月聯合軍事行動後,每日固定在台海周遭巡弋兵力數量從2艘增加到4、5艘,多數為「056A江島級」(1500噸)、「053H3 江衛二型」(2400 噸) 與「054A 江開改級」(4000 噸)等 3 型作戰艦艇 ,其中以 2000 噸上下艦艇為主。

報告指出,由於中共軍艦常態化進入台灣周邊海域襲擾,長期多以輕型護衛艦為主要兵力,台灣檢派大型作戰艦執行監控任務,將造成主作戰艦兵力於平時過度消耗。

報告檢視台灣目前海軍艦艇狀態指出,海軍主作戰艦艇有基隆級、成功級、派里級、康定級、濟陽級艦合計 26艘,其中6艘濟陽級艦,民國60年由美方建造完成,81年接艦返國 ,使用迄今已30年,總計年資50餘年,目前戰鬥系統儎台均已面臨裝備老舊、維修費用高及安全性問題,急需籌建新兵力。

報告指出,建案調整將以「不增加預算」為原則,全案可在原編列預算及期程內,完成防空型及反潛型輕型巡防艦各1艘。防空型概估預算新台幣95.3億餘元、反潛型92億餘元、彈藥款41.1億餘元、儎台監造、整體後勤及採購作業費等16.8億餘元,總計所需預算245億4916萬2000元。

報告指出,建案由海軍自行辦理招標作業,由得標船廠執行儎台建造,另與中科院簽署委製協議書擔任戰系 整合商,執行戰系裝備製繳及系統整合。

防空型與反潛型原型艦,滿儎噸位約2500噸, 採柴電或燃氣渦輪機混合推進系統,航速最大達30節以上,於 8級風下可正常執行任務。武器裝備配置中程防空飛彈、增程型超音速反艦飛彈、76快砲、方陣快砲、深水炸彈或魚雷等。

防空型原型艦建造期程規劃為112年5月開工、113年第 1季安龍、113年第4季下水、114年第3季交艦。反潛型原型艦建造期程規劃為113年4月開工、113年第4季安龍、114年第4季下水、115年第2季交艦。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