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又找上門?專家破迷思「5大飲食原則」 別再吃白吐司了!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則緯/綜合報導

營養師建議腸胃炎時可維持正常飲食。(圖/示意圖/取自pexels)

吃壞肚子卻吐個沒完、拉個沒完,原來是腸胃炎找上門!一年四季都存在著得到腸胃炎的風險,經常使人既上吐又下瀉,許多人都認為不吃不喝就能少點刺激,又或者只能食用白吐司、白稀飯,腸胃炎才能因此較快康復。對此,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其實正常飲食才是最有效果的!

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指出,為提供足夠體力以恢復身體健康,除非嚴重到無法進食、每吃必拉之外,其餘還是都建議維持一般進食,並分享了腸胃炎找上門的「5大飲食原則」。

1.少量多餐
患者可先從原本食量的四分之一至一半開始嘗試,如果兩、三小時後,沒有出現腹瀉、嘔吐的症狀,就可再逐漸增加吃的份量,不僅能減輕腸胃負擔,也有助於吸收消化。

2.細嚼慢嚥
慢慢地咀嚼可有效增加唾液分泌,幫助食物分解。

3.補充水分
腸胃炎治療中,嘔吐或腹瀉等症狀會造成身體大量水分流失,最重要的就是充足的水分、電解質,以避免出現脫水症狀。

4.遠離高油料理
避開高油食物如煎、炒、燒烤、炸物、辛辣等這幾類刺激性強的食物,容易造成腸胃蠕動而使腹瀉加重。

5.避免生食
生食高機率帶有病菌,將食物煮熟才能有效達到殺菌效果。

營養師李婉萍分享腸胃炎找上門時的「5大飲食原則」。(圖/翻攝自營養師李婉萍臉書)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