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潮健康
年末適逢元旦連假、農曆新年,不少民眾相約親朋好友齊聚,難免少不了酒水相伴。但倘若黃湯下肚僅是為了放鬆身心、一解工作時的滿腹苦水,借酒澆愁恐怕只會「愁更愁」。專家表明,特定族群在接觸酒精後,容易觸發名為「酒後焦慮」(Hangxiety)的現象,引起羞恥、擔憂與內疚感加重。
年末喝酒越喝卻「越難放鬆」? 專家:「麩胺酸」讓宿醉揮之不去
「酒後焦慮」並非為一種疾病,卻可能引起內在的極度焦慮感,也會使某些人的心理疾病惡化,不僅達不到放鬆目的,甚至會讓心情大受影響。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心理科學院博士Craig Gunn表示,大量飲酒容易導致體內的促炎細胞因子、皮質醇水平增加,類似於引發焦慮時的生理反應,可能是酒後焦慮發生的潛在原因。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神經藥理學主任David Nutt也表明,酒精初期會提升體內「Gamma -胺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 GAMA)的水平,達到令人放鬆的效果並促進社交。在更高的酒精濃度下,「麩胺酸」(glutamic acid)被阻斷,當醉意退去後,導致焦慮感與嚴重宿醉。
另外,此前發表於《英國營養學期刊》的論文證實,宿醉後的輕度脫水也容易增加嗜睡感、焦慮感與工作記憶受損。飲酒後的睡眠品質不佳、腸道菌相改變,也都可能酒後焦慮發生;根據《Nutrients》指出,酒精喝下肚後,腸道內的好菌數量明顯減少、而壞菌卻增加,這種失衡可能與焦慮症有關。
「1基因」容易導致酒精中毒! 台灣人是「最不適合飲酒」族群?
Gunn更表示,此前學界指出,個人的「酒精耐受性」與先天基因確實有所關連。「ALDH2基因」為一種參與酒精分解的基因,其最主要的功能為將有毒物質「乙醛」轉化為毒性較小的化合物,代謝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不過,特定族群的ALDH2基因,轉化酒精的效果並不那麼地好。
「ALDH2基因缺陷者會產生更高水平的乙醛,被認為與宿醉症狀的發展有關。」不幸的是,根據國健署過往刊載資料,台灣民眾高達近一半有ALDH2的缺陷,被稱為是「地表最不適合喝酒」的族群。因此年輕族群於年末與親友相聚,應切記小酌即可,避免飲酒過量導致嚴重的酒後焦慮現象。
如何降低酒後宿醉不適感? 營養師建議:喝完趕快吃「5食物」
倘若年末飲酒過量導致宿醉、甚至酒後焦慮,該怎麼做可以盡快脫離不適感?高敏敏營養師建議,飲酒前避免空腹喝酒,並可事先攝取蛋白質食物與良好油脂,例如鮭魚、雞蛋、豆腐、橄欖油等食物。而飲酒後也可以適度攝取以下營養素,幫助改善宿醉感:
- 白開水:白開水可以幫助加速酒精代謝、將乙醛排出體外,也能緩解宿醉的症狀,同時也能幫助沖洗胃食道,是最佳的「解酒神器」。
- 維生素B群:B群可以維持身體新陳代謝機能,提升肝臟代謝酒精的效率、還能幫助提神。
- 礦物質鋅:增加人體去氫酶的活性 可以幫忙解酒、保護肝臟,減少肝臟受酒精影響。建議可以補充堅果、蛋、全穀物等食物。
- 電解質:酒精會導致利尿,在脫水時體內的鉀離子和鈉離子也會缺乏。導致身體易脫水、電解質失衡、噁心想吐。建議這時就可以補充運動飲料、椰子水、香蕉。而香蕉除了補充電解質外,其糖分也可以改善低血糖。
- 抗氧化營養:幫助肝臟代謝、抗發炎,建議可以多吃地瓜、柑橘類、草莓、綠茶,或是攝取新鮮蔬果等,都可以有效減少酒精造成的氧化傷害。
高敏敏營養師建議,還是要控制每日酒精量來避免宿醉症狀,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每天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如果總是喝到「斷片」,可能會提高失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盡興之餘更不能忽視身體健康。
《中天關心您|喝酒不開車!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多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