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刪《廉恥》卻留這3篇古文 學生不解:連老師都在嘴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陳弘美/綜合報導

108課綱刪除大量古文比例,包含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廉恥》都刪除,就有台大生指出,他不解為何要刪除《岳陽樓記》和《廉恥》,卻留下3篇文學價值性不高的古文,引發學生討論,連教育現場老師都現身回應。

108課綱刪除大量古文,引發網友熱議。(圖/Pixabay )

一名台大學生在Dcard留言中疑惑問到,「刪《岳陽樓記》留《鹿港乘桴》,刪《廉恥》留《勸和論》?然後《畫菊自序》到底為什麼能入選古文30」,有網友認為,「現在古文15後面3篇台灣作者的文章說實在沒什麼重要性」、「明顯就是要留台灣文學啊,我國文老師(也北一的)也說《勸和論》其實文學價值沒有這麼高」、「我也不理解《畫菊自序》為什麼能入選,只因為是女作家嗎(性別正確?)」、「文言文刪掉我沒什麼意見,但刪掉加了一大堆意義不明的新詩,比文言文還難懂,不知道在幹嘛」。

網友留言。(圖取自dcard網頁)

更有教育現場老師現身回應,「我是教育現場的國文老師,我個人對刪掉《岳陽樓記》跟《廉恥》沒有特別的想法,因為很多出版社其實早就不選了,這兩篇也確實沒有太大的文學價值,我倒是認為《醉翁亭記》可以進入古文15,不過這是題外話;最主要還是,台灣古典文學自有更好的作品,連洪繻自己都有更好的,真是不曉得為何要留《鹿港乘桴記》」。

另有網友直言,「古文其中一個重點在學習過去的文化、歷史,讓我們知道現代的中文與文化說如何演進的,所以歷史上不同朝代發展的文體幾乎至少一篇;另外,越早的文言文用字越精煉,白話文與書面體也是由過去的口語、文言文慢慢轉變而來的,很多字為什麼有這個意思,都可以從古文找到來源,我不懂國文不教這些東西,不然還要教什麼;高中的國文課,白話文老師幾乎都叫我們自己讀,因為可以講的東西實在不多,頂多有什麼比較重要或特殊的地方會提一下而已」。
 

留言衝人氣 10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