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崩潰!北捷東環段施工瑞光路封道3年半 內湖交通直接「血栓」

分享:

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環狀線東環段未來行經台北市中山、內湖、松山等區域,建造期間,台北市捷運局預估瑞光路、舊宗路施作連續壁的3至3.5年間,將封閉1車道,北市議員擔心內湖交通將進入「地獄期」。

捷運環狀線東環段的內湖區段連續壁施作期間將縮減車道,議員憂內湖交通雪上加霜。(示意圖/資料照)

行政院3月核定環狀線東環段綜合規劃報告,將與民汐線、松山新店線、板南線和淡水信義線交會,預定2032年9月完工,全長13.25公里,工程經費約1024億元新台幣。

捷運局長鄭德發16日在議會交通委員會的專案報告上提到,東環段設置的10個車站Y30到Y39中,Y30到Y33位在瑞光路上、Y34和Y35在舊宗路。而Y31與Y32在連續壁施作3到3.5年期間,需要縮減1車道,Y35也可能需要從6車道大減至2車道,為避免衝擊交通,周邊區域也要規劃改道動線,例如瑞光路改道從內湖路一段進入。

國民黨議員李明賢表示,捷運局必須進行OD分析,掌握內科下班車潮自洲子街行經瑞光路再進堤頂大道,以及瑞光路進入民權大橋再進市區的車子數量,再評估替代道路。

李明賢質疑,瑞光路在下班時段有許多通勤族需要搭公車,若東環段開工影響公車站,班次可能需要調整,且縮減1車道的話,萬一2線公車同時進入,又該怎麼辦?加上洲子街上都是公司行號,其停車場設於地下,民眾車輛在停車場出入口就會堵塞,產生連鎖效應。

他也提到,連續壁施作3年太久,未來恐怕成為民眾交通的地獄期,引起民怨,「我覺得我以後去瑞光路,乾脆就騎腳踏車去就好,這邊完全沒辦法開車去了」。

民眾黨議員陳宥丞也批評,瑞光路、舊宗路道路服務水準僅E級,若按捷運局規劃,封車道3年等於內科交通「血栓」甚至「死亡」。如果興建捷運是必要之痛,必須要有相應的管制手段。

對此,交通局長謝銘鴻說,目前只是計算車道數配置,捷運局將負責之後擬定交維計畫部分,除了人行道縮減,也會和捷運局討論不同思維的管理措施,像是鼓勵內科在家上班、捷運班距縮短、增加公車班次,或是開闢捷運站至公司的接駁車等方法,以減少車潮問題。

謝銘鴻也提到,可以要求捷運局進行OD分析,並一定會在交維計畫中維持人行道寬度,讓行人有適當空間可以通過。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