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痠痛、失眠!醫激推「1款神奇秘方」 3類人最適合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保健食品常見如:B群、葉黃素或益生菌等,醫師表示,其實營養素「鎂」,是她個人很喜歡在營養調理時服用的,特別是「壓力大合併失眠者」、「經前症候群合併偏頭痛者」或是「身體常容易痠痛抽筋者」,透過醫師調配攝取鎂,可減緩症狀。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表示, 先前有個病人回診,因為長期有痠痛、失眠的問題,近期也開始重視身體健康,規劃運動課程,不過課後常覺得嚴重痠痛。就在醫師調理一個月後,患者更開心的向醫師分享,痠痛感消失一大半。

陳欣湄說,這個神奇的秘方就是「鎂」,她門診常用的是胺基酸鎂,因為吸收率高,服藥後,就會有想睡覺的感覺,就連醫師自己在睡前也會服用。醫師同時推薦,「壓力大合併失眠者」、「經前症候群合併偏頭痛者」或是「身體常容易痠痛抽筋者」可諮詢專家使用;但要留意,並不是安眠藥,想睡覺就要真的必須休息,若還繼續追劇、滑手機就可能導致效果打折扣。

不過,補充量應該有多少?陳欣湄建議,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國人平均量只有每日建議量的60%至70%,加上現代人壓力大、飲食習慣影響,蠻高比例的民眾屬於「缺鎂一族」,包括飲食攝取缺乏,如:不愛吃蔬菜、堅果;長期精緻化飲食,像是甜食或重口味都會耗損體內的鎂。

另外,長期壓力大則會加速鎂離子跟維生素C的流失。陳欣湄也整理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每日鎂攝取量:
1-3歲:80毫克
5-6歲:120毫克
7-9歲:170毫克
10-12歲:230毫克
13-15歲:男性350毫克、女性320毫克
16-18歲:男性390毫克、女性330毫克
19-50歲:男性380毫克、女性320毫克
51-70歲:男性360毫克、女性310毫克
>71歲:男性350毫克、女性300毫克
懷孕階段:再加35毫克

陳欣湄說,所以原則上市面出現的100mg鎂都是可接受劑量;但若家中的是「氧化鎂」劑型,則不建議高劑量攝取,可能會出現腸道症狀。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