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莫德納開打 家長還是怕怕的?專家揭「打疫苗4原因」急喊:有迫切性!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王芊歷/綜合報導

莫德納嬰幼兒疫苗估7月初抵台。(圖/示意圖/取自Pixabay)
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之莫德納疫苗正式開打。(圖/示意圖/Pixabay)

因應全台疫情處於社區流行階段,指揮中心20日表示,為了降低染疫後重症與死亡風險,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之莫德納疫苗,接種作業自昨(21)日起正式實施,且建議接種2劑基礎劑,間隔時長4至8週以上。儘管如此,嬰幼兒疫苗預約還是很低,毒理學專家招名威對此呼籲,「打疫苗是有迫切性的。」

毒理學專家招名威昨日在臉書粉專「招名威教授毒理威廉」發文提到,5歲以下嬰幼兒開打疫苗,根據美國FDA數據,事實上大部分一般幼童打完疫苗後,副作用很輕,甚至沒有任何症狀、輕症等。招名威接著說明,這種情況下仍需要打疫苗的原因以及打完疫苗後家長應多加留心的狀況。

招名威列出4項重點,首先,5歲以下的嬰幼童估計是40萬人,大部分正就讀幼幼班、小班與中班,因此會接觸到病毒的機率與其他年齡層一樣。值得注意的是,全台已有超過430萬人染疫過,所以病毒進入幼稚園也不意外。但是,因嬰幼兒的自主活動本不易受控,導致更容易傳染給家人或同學,而打疫苗是有迫切性的。

拉米瑞茲拐走友人小孩,向舊愛表示這是兩人愛的結晶。(示意圖/Pixabay)
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之莫德納疫苗正式開打。(圖/示意圖/Pixabay)

第2,招名威表示,以目前國外的數據來看,疫苗所產生的副作用都在可接受的範圍,無論是目前開打的莫德納或未來的BNT,對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安全性是足夠的。第3,若嬰幼兒出現副作用,大部分症狀屬於輕度至中度反應,包括接種部位局部疼痛、疲倦、頭痛、寒、肌肉疼痛、噁心嘔吐、發燒等,大概在1至2天後就會自行消失,與流感疫苗反應差不多。第4,至於打疫苗是否能抵抗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招名威認為,不能說是百分之百不會發生,但應是有幫助的。

招名威補充,嬰幼兒在打完疫苗後,有些狀況家長應多加留心,如果孩子本就患有氣喘、過敏、肥胖、糖尿病、先天心臟、免疫、神經系統疾病等的高風險因子,應事先與醫師溝通。此外,如果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如高燒不退、食慾不振、血氧下降、嘴唇發紫、心肌炎、心包膜炎、全身起疹、嚴重過敏反應等,在症狀一直沒有減緩的時候不能遲疑,必須立馬送醫

另還有家長疑惑,曾感染過的嬰幼兒還要接種疫苗嗎?招名威回應,「是的!畢竟經病毒感染所產生的『自然免疫』抗體,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持續性效果比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差」。他建議,自確診後至少間隔3個月以上,再接種疫苗更能避免第2次感染,與病毒共存的同時,除了保持謹慎的態度面對,自身防疫措施與營養補充都不能缺少,有施打疫苗的話,不舒服的症狀定會舒緩許多。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