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又喘又咳…醫揭「7關鍵症狀」區分確診 喊話氣喘患者:注意自保3動作!

分享:

記者王芊歷/綜合報導

有名32歲的女性作業員咳嗽3個月都未就醫,後來終於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的右下肺葉有浸潤的情況,經化驗痰液後才得知她竟罹患「開放性肺結核」。(示意圖/取自freepik)
氣喘和咳嗽可以透過7大症狀以及6個問題來判別是否確診。(圖/示意圖/取自freepik)

全台疫情持續升溫,連日飆破百例的確診個案掀起了民眾的焦慮與恐慌,除了急著購買快篩試劑之外,也紛紛前往藥局準備一些藥品以防不時之需,尤其在這段敏感時期,假設突然間出現了咳嗽、氣喘的症狀,難以分辨的民眾更會質疑自己是否中鏢了。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說明,事實上,氣喘和咳嗽可以透過7大症狀以及6個問題來判別是否確診,因此不必過於擔憂

在過往的許多研究數據顯示,氣喘患者呼吸道遭感染、甚至演變成重症的機率較高,然而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對此表示,目前仍未有確切的定論,對於氣喘患者來說,在這段疫情敏感時期,若是氣喘或咳嗽,怕是難以分辨自己是否確診。蘇一峰指出了7大症狀可以做出區分,包括了發燒、喉嚨痛、全身痠痛、呼吸道以外的症狀、咳嗽、氣喘以及痰多,這些症狀在確診時都可能會出現,但如果是氣喘,則不會有發燒、全身痠痛和呼吸道以外的症狀,喉嚨痛的話大部分都是咳嗽太久、服用部分藥物而引起。

他確疹咳出血痰,痛喊「不願共存」超後悔。(圖/示意圖/pixabay)
氣喘和咳嗽可以透過7大症狀以及6個問題來判別是否確診。(圖/示意圖/pixabay)

至於咳嗽的部分,蘇一峰提到,有6個問題可以進一步的去判別,首先觀察是否伴隨著其他症狀(如發燒、喉嚨痛、鼻塞、流鼻涕、疲勞)、有沒有產生呼吸困難、先前是否有與確診者或回國旅行者的接觸史、咳嗽是否比平時更久、咳嗽是否有不尋常的痰、是否有鼻部症狀或嗅覺之改變。

蘇一峰強調,在這段疫情期間,氣喘患者有3個動作務必執行,首先應正確的、規律的使用原本的氣喘控制型藥物,換言之,絕對不要自行停用氣喘藥影響病情的穩定性,除此之外,氣喘患者也應完整接種新冠疫苗,儘管施打疫苗會產生副作用,但亦不會造成氣喘發作,只要確保出入各種場所有佩戴好口罩,就不必過於擔憂。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