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當發現眼睛出現紅腫時,大部分是俗稱「針眼」的麥粒腫或是霰粒腫,但醫師提醒,如果眼睛的腫塊反覆出現,或有傷口長期難癒合,就要當心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據報載,前總統陳水扁夫人吳淑珍女士去年就罹患眼瞼惡性腫瘤而接受手術及重建。
圖/南投醫院
衛福部南投醫院整形外科呂明暐醫師近期收治一名年約80歲的老婦,左側下眼瞼出現一顆突起物,遲遲未消退,還伴有傷口潰瘍的現象,後來轉由整形外科切除後由病理科證實為左側下眼瞼基底細胞癌。
呂明暐醫師指出,眼瞼惡性腫瘤好發中老年人,以基底細胞癌為多數,其次是鱗狀細胞癌,而黑色素瘤等則相對最少,不同腫瘤治療方式不盡相同,但仍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以基底細胞癌為例,主要的風險因子是紫外線,因此多數個案出現於臉部及頭頸區域,而眼瞼則占了約1成左右。
相較於其他部位切除後縫合,眼瞼惡性腫瘤切除術後往往伴隨重建的問題。呂明暐醫師表示,眼瞼的功能關乎眼球保護,一旦切除後未妥善重建處理,可能導致眼睛刺激、乾眼、角膜潰瘍,甚至極端狀況下導致失明。
這名個案的腫瘤就恰好位於下眼瞼上,且緊貼著眼瞼板,除必須切除受腫瘤影響的眼瞼外,為降低復發,必須保持一個切除的安全範圍,種種因素下,使得下眼瞼切除後的缺損達到70%,已無法直接縫合。醫療小組謹慎評估後採取2階段手術,將部分的眼瞼板分離後,往下縫補到下眼瞼缺損處,儘管患者的眼睛會被皮瓣遮擋住而無法張開約2~3周,待縫補的組織癒合之後,再將原本與上眼瞼相連的皮瓣分離,恢復外觀以及眼瞼功能。
眼科主任何建賢表示,眼瞼腫塊常見有是俗稱針眼的「麥粒腫」及「霰粒腫」,這2種症狀都是良性,「麥粒腫」為急性細菌感染,眼瞼緣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霰粒腫」則是皮脂腺堆積所致,腫塊較不會有疼痛感。
針眼初期可以冰敷減緩腫痛感,必要時醫師會開立口服抗生素,若腫脹化膿則須由醫師切開排膿;「霰粒腫」則須切開進行清除。何建賢提醒,若同一部位反覆出現腫塊,或因此睫毛脫落,應就醫確認惡性腫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