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海軍11月25日宣布,由南韓SK Oceanplant公司建造的第3艘忠南級巡防艦全南號(FFG 831號),當天在慶尚南道固城郡的造船廠完成下水暨命名儀式。該艦將進行後續艤裝與海上測試作業,預計於2026年底正式成軍,以持續提升南韓海軍的水面作戰實力。

全南號的標準排水量約3600噸,動力系統採用柴油或燃氣渦輪複合推進方式(CODLOG),最高航速達32節,並在18節航速下具備8300公里的續航力。艦上配備由韓華公司(Hanwha)研製的整合式主桅,並裝有自製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MFR)、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IRST)及光電感測器(EOTS)等。
在艦上武裝方面,全南號配備1座Mk45型127公厘艦砲、2組自製8聯裝垂直發射系統(KVLS)、8枚自製SSM-700K型海星反艦飛彈、1座方陣近迫武器系統、2具Mk32型3聯裝魚雷發射器,以及拖曳陣列聲納系統(TASS)等,艦艉還能搭載直升機執行巡邏與反潛任務。

南韓海軍在「下一代巡防艦計畫第3批次」(FFX BatchⅢ)下,預計建造6艘忠南級巡防艦,其中由現代重工公司(HHI)建造的第1艘忠南號(FFG 828號),於2023年4月下水,2024年12月24日成軍。
此外,由SK Oceanplant公司建造的3艘同級艦中,第2艘慶北號(FFG 829號)於2025年6月下水,預計2026年6月成軍。至於第5、6艘則改由韓華海洋公司建造,預計於2027、2028年成軍。
南韓海軍在「下一代巡防艦計畫」下,已有第1批次的6艘仁川級、第2批次的8艘大邱級成軍,配備AESA主動電子掃描相位陣列雷達、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的忠南級巡防艦,也陸續開工建造、成軍。反觀我國海軍的輕型巡防艦建造計畫,防空型、反潛型原型艦各1艘原定2026年10月前交艦,目前交艦時程已延後至2027年,實在令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