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聰明藥」增專注力 名校生背後黑暗壓力

分享:

以前濫用藥物是為了逃避現實,現在濫用藥物是為了能更專注現實,這種情況這幾年在美國校園越來越嚴重,好像不跟大家一樣,服用某些藥物,就是跟不上流行,或是無法像他們一樣出色。 [caption id="attachment_1034543" align="alignnone" width="780"] 嗑「聰明藥」增專注力 名校生背後黑暗壓力(示意圖/達志影像)[/caption] 美國校園大致上有兩種人,一種認真讀書、一種專注玩樂上,如果想玩得瘋又要成績好怎麼辦?美國學生畢竟不是超人,於是很多人為了走捷徑開始服用一些藥類,藉助外力強迫自己保持頭腦的清醒。《Netflix》去年推出的一部紀錄片《請服藥(Take YourPills)》講述了這一群人、以及他們濫用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治療藥物的情況。 他們是迫切希望自己孩子變成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的家長,和從小生活在巨大社會壓力的大學生,以及出社會的人群,對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他們沒有錢去上昂貴補習班,甚至可能從國中開始就要出去打工來補貼家用,這些人認為,服用藥物無疑是他們努力提高自己、和那些來自富有家庭孩子的對抗中,增加一點優勢的捷徑。 當然對那些從小就富裕的孩子來說,他們有更充裕的資金去負擔並不便宜的藥價,不管是要靠它來獲得競爭力的普通家庭,還是用來給自己錦上添花的中產以上家庭,「聰明藥」無疑都有可以使他們長時間集中精力的神奇功效,甚至本來沒想過要使用藥物的孩子,在同儕壓力下「被迫」嗑藥,根據統計1990年,美國有60萬兒童服用興奮劑,到了2011年,急速增到350萬。 所謂的「聰明藥」就是常聽到的興奮劑,主要有兩種,利他能(Ritalin)和阿得拉(Adderall),這兩種都是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被廣泛應用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和嗜睡症治療,但對於提高智商沒有任何效果,只會帶來虛假自信心,也會伴隨身份認知障礙,甚至生命危險,濫用絕對只有壞處。

文章來源:Take Your Pills
★注意用藥安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 中時電子報與你一起拒絕毒害! (中時電子報)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