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蔡鎤銘:台海緊張 海底電纜安全堪憂

分享:

文/蔡鎤銘

兩岸關係的緊張局勢引發了對台海海底電纜安全的關注。中共解放軍在5月23和24兩天舉行了環台軍演,這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這一軍事動作加劇了人們對於台灣周圍海底電纜的安全的擔憂。日前CNN報導警告說,一旦兩岸開戰,台灣週邊15條海底電纜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導致台灣全境大斷網,甚至可能影響到台灣的先進武器使用。

圖片來源:Submarine Cable Map

在這樣的危險局勢下,台灣迫切需要類似馬斯克的「星鏈」服務,以確保通信連接的穩定性。然而,由於馬斯克與中國大陸有密切的企業關係,台灣對於星鏈的可靠性仍然存有懷疑。因此,政府決定自行研發類似的低軌衛星系統,以應對海底電纜遭受破壞的風險。這顯示了海底電纜安全的重要性,並強調了政府與民營部門之間合作的必要性,以確保通信系統的穩定運行。本文探討了海底電纜安全面臨的挑戰,以及各國應對這些挑戰的策略和措施。

國際間過去發生的事例

據外媒2022年10月下旬的報導,法國南部多條海底電纜在一夜間中斷,造成全球網路連接問題。調查尚未證實是蓄意破壞,但專家認為事故罕見,並有陰謀論指向俄羅斯潛艇。英國同時發生海底電纜損壞事件,連接謝德蘭群島的電纜被切斷。多起海底電纜事故引發對人為破壞的懷疑。

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4日報導,紅海海底的15條電纜中有4條被切斷,包括亞洲-非洲-歐洲1號等,約25%的數據流量受影響。受影響的電纜位於葉門海域,電信公司已改道資料流量以減少干擾。美國正在調查電纜是否被故意破壞或是因船錨卡住。葉門叛軍「青年運動」被指可能涉及此事,但其否認攻擊電纜並指責美國和英國軍事行動。

海底電纜的重要性

鑒於上述事件,海底電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連接世界各地的關鍵基礎設施之一。在當今數位化時代,資訊傳輸已經成為社會、經濟和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海底電纜作為實現全球通信網路的主要手段,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1. 社會發展:海底電纜的存在和運作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它們使得人們能夠在世界各地進行即時通信,從而促進了資訊的傳播和分享。無論是商業活動、學術交流還是社交互動,海底電纜都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2. 經濟成長:海底電纜的穩定運行對於經濟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全球化時代,跨國貿易和金融交易日益頻繁,而這些都離不開可靠的通信網路。海底電纜的存在保障了全球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轉,為各國之間的貿易、投資和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 國防安全:在國防方面,海底電纜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不僅是軍事通信和情報傳輸的關鍵設施,還支持著軍事指揮、控制和監視系統的運行。因此,海底電纜的安全和穩定對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國際和平至關重要。

海底電纜面臨的挑戰

海底電纜的維護和保護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任務,面臨著多種挑戰和威脅,既包括自然災害,也包括人為活動。

1. 自然災害:海底電纜經常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如海底地震、海嘯和颶風等。這些災害可能導致海底電纜的損壞或斷裂,造成通信中斷和服務中斷。因此,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和災後修復工作至關重要,以減少災害對海底電纜造成的影響。

2. 人為活動:除了自然災害外,海底電纜還面臨著來自人為活動的威脅。例如,漁船、貨船和油輪可能會無意中切斷海底電纜,造成通信中斷和數據丟失。此外,非法捕撈、底拖漁網、海底開採和船隻錨泊等活動也可能對海底電纜造成損害。因此,加強海域管理和監控,限制不當的海上活動,是保護海底電纜的重要舉措。

3. 技術挑戰:海底電纜的維護和修復需要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包括潛水器、遙控器和海底機器人等。海底環境複雜,工作條件惡劣,對維修人員和設備提出了高要求。因此,開發和採用先進的海底維修技術,提高維修效率和質量,對於保障海底電纜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

各國的應對策略

面對海底電纜遭受破壞的風險,各國紛紛開始探索新技術,以增強通信連接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其中,衛星通信和星鏈技術被認為是應對海底電纜破壞風險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

衛星通信技術的應用可以彌補海底電纜受損所帶來的通信中斷。通過衛星通信,可以實現全球範圍內的通信連接,不受地理限制,從而在海底電纜受損時提供備用通信途徑。這種技術的優勢在於其覆蓋範圍廣,且可以快速部署,因此在緊急情況下具有重要意義。

台灣海底電纜的脆弱性

在過去的事件中,特別是2023年2月2日和之後的一系列事件中,馬祖東引的兩條海底電纜遭到中國大陸船隻的毀損,當時對台灣的通信連接造成了嚴重影響。據報導,NCC在2023年2月16日說明指出,依據資料顯示,台馬海纜近年來故障次數共 11 次。由於台灣海峽較淺,海纜較容易遭漁船受損,過去也曾遭到中國漁船、抽砂船干擾。事發後,中華電信除了協助擴增微波備援系統,未來亦會將海纜做適當的掩埋保護,且佈建在海底至少 1.5 米的深度。

馬祖的通訊斷網情況突顯了海底電纜在台灣聯外通訊中的無可替代性。作為海島國家,台灣依賴海底電纜作為其主要的國際通訊媒介,因此海底電纜的安全和穩定性對台灣的日常運作至關重要。這些事件也顯示,台灣的通訊基礎設施在面對來自中國大陸等潛在威脅時存在脆弱性。即使台灣已經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例如啟動微波備援系統,但在真正的緊急情況下,這些措施可能無法滿足需求,進而導致社會的混亂和經濟的損失。

衛星通信技術的應用

另一方面,星鏈技術作為衛星通信的一個新興領域,也受到了廣泛關注。星鏈是由大量衛星組成的網路,可以提供高速、低延遲的互聯網接入服務。透過星鏈技術,可以建立起網路覆蓋全球的通信基礎設施,從而實現即使在海底電纜受損的情況下,仍能保持通信連接的穩定性。

然而,雖然衛星通信和星鏈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力,但也存在一些挑戰和限制。例如,衛星通信可能受天氣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信號的不穩定性;而星鏈技術則需要大量的衛星組成網路,需要龐大的投資和技術支持。

政府與民營部門的合作

政府與民營部門之間的合作對於應對海底電纜面臨的挑戰至關重要。海底電纜的保護、維護和修復需要跨部門、跨組織的合作,以確保通信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提供資金支持、法規制訂和監管等方面的支援。政府可以通過制訂相應的政策和法律,促進民營部門的參與,並提供必要的資源來支持海底電纜的保護和維護工作。

同時,民營部門也需要積極參與,承擔起海底電纜保護和維護的責任。這包括海底電纜運營商、電信公司、科技企業等,他們擁有豐富的技術和經驗,可以為海底電纜的保護提供專業支援。

在合作中,重要的是確保通信系統具有足夠的冗餘性,這意味著即使一些電纜受損或中斷,仍然可以維持通信連接。這可以通過建立多條備用電纜、提高修復速度和能力等方式來實現。

此外,快速修復受損電纜也是至關重要的。當海底電纜受損時,及時的修復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通信中斷的時間,從而降低損失和影響。

結語

面對海底電纜遭受破壞的風險,各國正積極探索新技術以提高通信連接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台海緊張局勢下,特別需要針對海底電纜的安全性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應對策略。政府與民營部門的合作將是確保海底電纜系統的穩定運行的關鍵。加強海底電纜的保護和維護,以及推動衛星通信和星鏈技術的發展,將有助於維護國家安全和推動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作者蔡鎤銘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天新聞網、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