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TWANT
「我的第一桶金(100萬),其實在進入投資市場的第1年,也就是大學二年級就賺到了。」27歲的小路(本名黃凱鈞)告訴CTWANT記者,「初期真的有不錯的新手運,但這第一桶金實際上並不完全靠投資賺來,還有加上兼職的薪資收入。」
小路第一次接觸投資就是「黃金存摺」,半年內獲利1萬多。(圖/黃耀徵攝、翻攝自台灣企銀)
眼前這位資產達8位數的27歲全職投資人小路,在與父母同住的家中房間兼工作室裡上班,本就不大的房間,有一整面書牆,書桌上架著5台電腦螢幕,加上一張床及衣櫃,只容一人進出,「我的房間很簡單,工作和睡覺都在這裡。」他笑著說。
約訪在客廳進行。「開盤前我都會先研究國際新聞、趨勢,開盤後就看有什麼交易機會,也會看台灣即時財經新聞。」他說,「我每天的作息都太固定,朋友看時間就知道我在幹麻。」而他第一次接觸投資,是2014年18歲讀大一那年,「聽老師分享黃金的開採成本區間,大約1,200至1,300美金,入手門檻較低。」他拿出5萬存款,買了「黃金存摺」放半年獲利1萬多。
小路(右上角)就讀大學期間就踏入投資市場。(圖/小路提供)
後來透過家教打工存到13萬元,才全數投入股票市場,「剛開始以低價股為主,包括華亞科(已下市)、聯電(2303)、欣興電子(3037)、台燿(6274)這幾檔,短線上有非常不錯的績效。」「華亞科是人生第一檔股票,購入後就面對溢價併購下市賺到不錯的收入,接下來透過台燿拉抬,讓自己的投資本金顯著成長。」小路解釋。
沒想到,升大二的暑假遇上股災,小路買的「太陽能」概念股投資失利,為避免再陷恐慌情緒,他改採「機械化」進出操作策略,以技術面搭配籌碼面,作為選股邏輯,起先不看重基本面,後來透過量化分析,發現除了技術面、籌碼面之外,基本面也是影響報酬率的重要因素。
小路也拍攝短影音、開設課程及舉辦講座分享投資心得。(圖/小路提供)
投資第4年(2018年),小路嘗到豐碩戰果。「當時波段操作『智邦』(2345)這檔飆股,除了重壓資金,又是槓桿融資,所以單次就獲利上百萬。」他面露驚訝的表情。
究竟如何選到飆股?小路解釋,當時「網通」是一個很新穎的題材,市場不少人關注Wifi商機,在Wifi基地台廠商中,他找出居領導地位的智邦,「當市場題材出現的時候,龍頭股總是會漲的又快又急。」小路確信選對股,進而研究發現,外資與投信大幅度連續買超,加上營收出現雙位數成長,加上股價正在地板價格區間整理,因此他跟進法人同步大舉買入。
「人生中最成功的一次投資(智邦),也是有些主觀與運氣成分在內。」小路坦言,大約投資第7年(2021),他的資產累積到人生第1個一千萬,投資策略也重新調整,「由於本金放大,不能再單壓重倉,為追求相對穩定的勝率與報酬率,我徹底屏除主觀交易,改採科學化SOP交易操作波段。」現在的資金幾乎都投入台股比較多,20%則長期投資美股ETF。
小路觀察,「高資產投資者不再需要追求大幅獲利的爆發機會,因為風險與報酬真的是對立面。」會不會買房置產?「我比較重視資產流動性,股票相對於房地產更具高流動性,可隨時買進或賣出,未來若買房,我會以自住為主,不會當作投資。」在兼做工作室的小房間裡,小路笑說,「我的物慾需求比較低,還是喜歡追逐在事業與投資上的成就感。」
【更多CTWANT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