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6年一次!苗栗後龍「燒王船」盛大登場 船長28尺超震撼

苗栗縣後龍鎮外埔庄的合興宮,昨(12)日熱鬧舉行闊別六年的「燒王船」祭典,吸引地方大批信徒與民眾共襄盛舉。廟方表示,為了這次祭典,廟方斥資近200萬元,這是合興宮第五次辦理此祭典,象徵延續王爺信仰與地方文化的決心。

苗栗後龍「燒王船」盛大登場。(圖/中天新聞)

合興宮主委朱俊生表示,過去曾有三艘來自福建的王爺船跨海停靠,是台灣唯一擁有三艘王船停靠紀錄的庄頭。今年的王船由中南部工匠花費半年時間打造,規格為寬8尺6、長28尺半,斥資約200萬元;合興宮自民國96年首次舉辦王船祭,前三次均隔三年舉辦,第四、五次則相隔六年。

為了傳承傳統信仰文化,合興宮在維持傳統祭儀的同時也推陳出新。本次普度醮壇前擺放上千張供桌,祭品包含15隻羊及40頭豬,場面壯觀。值得一提的是,醮壇上的神明採用公仔造型,廟方表示此舉是為了貼近年輕一代,增加他們對祭典的親近感。

苗栗後龍「燒王船」盛大登場。(圖/中天新聞)

根據文史工作者調查,合興宮草建於清乾隆37年,原為供奉「一品夫人」的夫人媽廟。清同治至光緒年間,外埔海岸先後迎來三艘王爺船,分別是1869年來自福建晉江縣文興廟的七彩帆船、1903年來自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富美宮的「金慶順」號,以及1908年載有四府王爺和四府夫人的王船。

苗栗後龍「燒王船」盛大登場。(圖/中天新聞)
苗栗後龍「燒王船」盛大登場。(圖/中天新聞)

這些王船不僅帶來神像,船上還有牲畜家禽、儀杖、器具和各式「縮小版」家具,目前仍保存在合興宮內。當年第一艘王船抵達時,船上的鍋具中還有熱騰騰的米飯;第二艘王船上的白羊更在航行七天後安然無恙,但據傳後來因食用元宵節紅米龜而不幸離世。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