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結果出爐 世新大學協辦深化青少年攝影教育

分享:

2025《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頒獎典禮今(9/27)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行,共吸引6,097位攝影愛好者投稿16,060件作品,創下歷史新高。本屆大賽由《國家地理》雜誌主辦、世新大學協辦、緯創人文基金會獨家贊助,現場邀請《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李永適、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師克里斯提安·齊格勒、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與評審委員等人蒞臨現場,共同表彰56位得獎者,並分享攝影與影像教育的深刻意義。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為2025《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青少年組」得獎者頒獎。(《國家地理》提供)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李永適表示,今年參賽作品的數量與品質雙雙突破,涵蓋人物、地方、自然、星空等多個組別,展現影像敘事的多樣性與技術高度。他指出,攝影不僅是記錄瞬間,更是一種講述故事的媒介,並感謝世新大學提供專業資源支持影像教育,以及緯創人文基金會的長期贊助,期待未來有更多優秀作品喚起社會對永續環保與生態保育的關注。

《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師克里斯提安·齊格勒與其妻子熱帶植物學家Daisy Dent分享全球各處熱帶森林的珍稀生態與影像故事。(世新大學提供)

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分享,緯創人文基金會支持《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已邁入第四年,投稿人數從首屆的3千人增至今年的6千人,顯示影像敘事與教育的影響力持續擴大。他特別提到青少年參與的熱情,認為新世代透過影像探索世界,並以作品喚醒社會對自然與生態議題的重視。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右)、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左)出席頒獎予得主。(世新大學提供)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則強調,世新以傳播教育起家,此次協辦工作坊與論壇展現了整合影像與數位技術的辦學特色。青少年攝影工作坊課程由世新圖傳系與數媒系提供技術支援,透過綠幕虛擬棚及智能攝製技術,讓學員深入體驗影像創作的趨勢與可能性。陳清河表示,世新大學期待與《國家地理》雜誌持續合作,深化影像教育的內涵。

世新大學為今年大賽協辦單位,投入數媒系、圖傳系師資、技術與設備資源,世新數媒系主任陳學聖(左起)、圖傳系主任鄭旭峰、校長陳清河、世新校友《國家地理》攝影師陳郁文與圖傳系教師王鴻駿合影。(世新大學提供)

在世新大學校內舉辦的青少年攝影工作坊限額50名,吸引12至18歲學生踴躍報名,由《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李永適、攝影藝術家劉振祥及世新校友、兩屆金鼎獎得主陳郁文擔任講師,課程內容結合影像敘事、構圖技巧與燈光運用等主題,並加入戶外實拍與智能攝製技術講習,讓學員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技術與創意能力。

世新大學在影像攝影教育領域擁有深厚資源與影響力,世新校友攝影藝術家沈昭良(左起)、世新校長陳清河、數媒系主任陳學聖、圖傳系主任鄭旭峰與圖傳系教師王鴻駿合影。(世新大學提供)

攝影論壇則邀請到《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師克里斯提安·齊格勒(Christian Ziegler)與其妻子熱帶植物學家 Daisy Dent進行專題演講「叢林精神一環遊世界熱帶森林之旅」,分享全球各處熱帶森林的珍稀生態與影像故事。世新數媒系主任陳學聖、圖傳系主任鄭旭峰、圖傳系教師王鴻駿,以及世新知名校友的攝影藝術家沈昭良、《國家地理》攝影師陳郁文等人亦受邀出席,展現世新大學在影像教育領域的深厚資源與影響力。2025《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以影像敘事為核心,成功串聯世新大學的教育資源與影像技術,透過攝影傳遞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