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央視新聞》27日報導,在九三閱兵亮相的殲-35艦載機,與另一個「姊妹款」戰機殲-35A,究竟有何區別,報導仔細比較兩款差異。

《央視》軍事頻道《礪劍》欄目報導指出,其中殲-35艦載戰鬥機,採用一體化設計的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總體布局,是大陸自主研製的新型匿蹤艦載戰鬥機,承擔航母編隊奪取制空權任務,是解放軍海軍實現由近海防禦型、向遠海防衛型轉變的重點裝備。
報導指出,殲-35有幾點關鍵性的設計,一個就是向上抬起的摺疊機翼,這樣的設計,是為在航母狹小的機庫裏,可以節約更多的空間,擺放更多的殲-35戰機。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尾鉤設計。至於殲-35A,不需要考慮艦上收納問題,因此其機翼是呈固定的菱形,也沒有尾鉤。
此外,報導表示,這兩款飛機機翼面積不同,殲-35的機翼面積,比殲-35A要大很多,因為前者面臨艦上起降,對升力的需求很大,至於後者可以透過減小機翼面積,降低阻力、減少重量,從而獲得更好的空中性能。
報導引述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趙志剛表示,這兩款飛機都有內埋彈艙的設計,在飛行過程中,把彈藏在飛機的腹部,從而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提升匿蹤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