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上海一名男子,到金飾店花費6000元人民幣(約2.7萬元新台幣)購買了一條「一口價」的黃金手鐲,沒想到回家後,發現這條手鐲竟然只重六公克,讓他氣到回去和店家理論。
該名消費者趙先生表示,自己到金店想買黃金手鐲,但店裡的現有款式都不滿意,於是店員向他推薦了「一口價」款式,並稱品質好、無工本費,於是就在銷售話術下,購買了一款「一口價」黃金手鐲。
不過到家後一秤重量,卻發現這條要價6000元人民幣(約2.7萬元新台幣)的手鐲,實際重量只有六公克,趙先生日為自己受騙,遂回到原店家要求換成同等價值「以克計價」的金飾,但卻被店家告知要更換可以,但須支付折舊費,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只能請上海消保會前來處理。
店家解釋,黃金類飾品分為以克重計價和一口價兩種,非同類產品之間除非消費者支付折舊費,否則是不可以調換的,店員在介紹商品時已對此進行強調,手鐲上也有明確標示重量,所以無法替消費者做免費更換。
但趙先生表示,在購買過程中店員並沒有介紹過兩款黃金飾品的區別,且6000元人民幣(約2.7萬元新台幣)的「一口價」手鐲重6公克,每克要價1000元人民幣(約4550元新台幣),而當天的金價每公克只要638元人民幣(約2900元新台幣),自己如若知道「一口價」黃金飾品的價格貴這麼多,是肯定不會買的。
最終在消保會委員的調解下,爭議以商家同意給予消費者一定的差價補償作收,上海消保會指出,近年來「一口價」黃金衍伸的交易糾紛很多,消費者在購買前,應該要先弄清楚是「一口價」還是「按克價」,才不會成了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