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熱戰之際,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訪問越南後,今(15)日傍晚將抵馬來西亞進行國是訪問。當地媒體《星洲日報》今日刊登了習近平署名文章,他在文中將中馬兩國稱為「患難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在《星洲日報》發表獨家署名文章「讓中馬友誼之船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他稱自己應大馬元首蘇丹依布拉欣邀請,時隔12年再次到訪馬來西亞。
習近平提出「4個要」,包括要把牢戰略引領的船舵、要厚載務實合作的壓艙石、要劃好人文交流的船槳、要揚起多邊協作的風帆。他提到,他與大馬首相安華2023年就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達重要共識,雙邊關係開啟歷史新篇章,落實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和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以高水平戰略合作推動雙邊關係發展。
習近平稱,「中方歡迎馬來西亞成為金磚夥伴國,這順應全球南方聯合自強的時代大勢,有利於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他又說,中馬是「安危與共、榮辱與共、患難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兩國共同的諺語,道出了中馬命運共同體的真諦。雙方要勇立潮頭、奮楫爭先,共同開闢發展、壯大的美好前景。
習近平也談及大陸與東協的合作。他說,中國大陸東協合作在區域合作中最務實、最富有成果。面對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新冠疫情等挑戰和經濟全球化逆流,雙方互幫互助,雙邊合作愈發堅韌。「中國全力支持馬來西亞履職今年東協輪值主席國,期待馬國作為中國東協關係協調國更好發揮橋樑作用」。
習近平最後強調,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贏。中方願同馬來西亞和其他東協國家一道,「順應和平與發展歷史潮流,抵禦地緣政治和陣營對抗暗流,衝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推動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破浪前行,攜手打造更為緊密的中國一東協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