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常春月刊
時序來到秋冬,進入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死因第1名為冠狀動脈心臟病,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劉銘恩指出,82.9%冠狀動脈心臟病者有心絞痛問題,且台灣心絞痛盛行率達3.5%約55萬人。患者病發時會感覺胸口隱隱作痛,彷彿被重物壓住,很難指出確切的位置,且會伴隨頭暈、呼吸急促、冷汗直流、噁心嘔吐、心悸等症狀。
冠心病比新冠病毒更致命 8成患者遇心絞痛問題
劉銘恩醫師透露,心絞痛早期患者,可能因心律不整而猝死,晚期患者則恐併發休克或心衰竭,死亡率約10%,但要注意的是發病第1小時死亡機會高,因此只要有任何異常,都須趕快搶時間送去醫院。
那在生活中遇到心絞痛突然發作,該如何應對?劉銘恩醫師宣導,應立即停下所有活動,保持休息型態或坐下的姿勢,並讓自己冷靜下來。如果疼痛未緩解,手邊有舌下硝化甘油片,可每隔5分鐘使用1次,最多服用3次,若症狀持續甚至加劇,就盡快急診就醫。
控制高血脂從這步做起 飲食避免2大地雷
眾所皆知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與三高息息相關,民眾平常注意高血壓、高血糖外,也要小心高血脂的發生,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文正表示,人體的膽固醇有70至80%是自行合成,飲食佔20到30%,高血脂的成因除遺傳性外,其他皆為繼發性成因為主,包含體重過重、飲食習慣不佳、酒精攝取過量、缺乏運動、疾病因素、服用特定藥物等。
劉文正醫師特別提醒,針對血脂初級預防,常見混合性血脂的問題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後,反而三酸甘油脂TG爬升,兩者的關係像翹翹板一樣,能夠同時兼顧需要細心的應對。
劉文正醫師提到,民眾平時要控制血脂,可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要避免反式脂肪、加工產品,多攝取膳食纖維,以白肉與植物性蛋白代替紅肉,料理時可以選擇蒸、煮、拌等烹調方式。
劉文正醫師呼籲,一般人血脂異常很難被發現!因此,若民眾懷疑自己有高血脂風險時,應盡速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透過藥物治療外,更要戒菸、少喝酒、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減少總脂肪及飽和脂肪的攝取量。
預防心血管疾病 定期測量血壓要確實
人的血壓會有高低起伏,若血壓太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林恆旭表示,由於血壓偏高往往沒有任何症狀,許多民眾常是在急診室才發現原來自己有高血壓,所以呼籲大家不管有沒有不舒服,平時記得量血壓,最好維持每週至少1次的頻率。
針對民眾平時應如何正確量血壓?林恆旭醫師建議,可採取「722法則」,且每次回診前1至2個禮拜就可開始記錄:連續量7天;每天量2次,早晚上各量1次;每次量2遍,並間隔1分鐘。
高血壓併發症包含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疾病,一旦狀況危急致死機率相當高!為了降低中風併發肺炎感染的風險,中風患者建議可以使用ACEi這類藥物來控制血壓,經日本有研究證實ACEi有助於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能夠改善中風患者的問題。林恆旭醫師強調,民眾平時控制血壓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按時服藥及改善生活型態,也能擁有與一般人相同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