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聲量超車賴柯變第一 他秀大數據預測侯友宜民調會上升

分享:

記者李培睿/綜合報導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在近期多份民調中,表現都不甚理想,引起各界關注。不過,國民黨前青年部主任陳冠安表示,從網路大數據來看,侯友宜從6月下旬開始,不只聲量由負轉正,7月上旬的影響力分數更贏過民眾黨的柯文哲跟民進黨的賴清德,他認為,侯友宜的民調未來可望出現抬升。

陳冠安今天(10日)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歷經數次負面聲量事件後,侯友宜在6月的民調確實表現不佳,落居第三。不過從6月下旬開始,不只聲量由負轉正,在7月上旬(7/1-7/10)期間,影響力分數更是以18萬2815分,一舉超過柯文哲的13萬7679分和賴清德的13萬1431分。

陳冠安表示,更重要的是,侯的聲量成長並非來自於負面聲量。從每百心情數所產生按怒數的「憤怒指標」來看,侯友宜為1.12%、柯為1.04%、賴為0.94%。三人水平相等,都處於低憤怒的正面聲量狀態。

陳冠安發現,侯友宜在7月上旬主要被討論的事件有三大類:「韓國瑜&侯友宜道歉&同框」、「金溥聰」、「兵役、核一、九二共識」。而這些議題其實都是侯陣營主動拋出,顯見策略有達到效果,帶來相當討論與關注,成功拉抬聲量。

而柯文哲的社群討論則高度集中在「北流&太監&世態炎涼&8800&演唱會&蔡詩萍&政治活動」,也就是針對北流不借場地給柯文哲辦演唱會,而遭柯怒批北流,卻被爆料規定是柯所訂的事件。從新聞僅發酵一天就讓民眾黨出面澄清、道歉,可見議題反應相對負面。當同時討論「柯文哲」與「北流」時,憤怒指標則會略升到1.33%,比僅討論「柯文哲」的1.04%高些。

至於賴清德的社群討論則在於「信賴台灣&成立大會」、「華爾街日報&投書」、「加重誹謗&餵藥案」、「賴導&巧遇」。前兩者可以看出賴主打組織牌與國際牌獲得的關注,後兩者則對賴來說則是負面議題。

陳冠安分析,7月上旬侯的聲量大概是賴柯的1.3倍左右,超車柯文哲成為第一,有效終結柯在6月的聲量暴漲狂潮,避免其支持率再進一步增長,「無風不起浪,聲量變化會帶來民調變化。」以大數據來預測,在7月上旬這段期間,賴柯並不會有太大起伏,都面臨天花板障礙,侯的支持率則相對有更明顯變化,可望出現小幅度抬升。

留言衝人氣 1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