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預算刪凍「豈有前例」?黃揚明揭2006年才是「凍搖國本」

分享:
0:00
volume_up

藍白聯手刪凍總預算,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列出12項恐導政府運作致窒礙難行的部分,並質疑「豈有前例」。但媒體人黃揚明指出,200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被凍結超過2400億元,所以並非「豈有前例」,而是「真有前例」。

媒體人黃揚明。(圖/中天新聞)

李慧芝14日表示,目前行政與立法兩院正在為了總預算案尋求解方,不過民眾黨立法委員黃國昌,指稱為了三讀總預算協商是史無前例,對此李慧芝表示,希望黃國昌委員也能正視問題,今年度總預算案遭到的大幅刪減凍結也是史無前例,尤其昨日主計總處提出立法院就114年總預算案的宣讀內容,有12項窒礙難行之處,也是「豈有前例」的12例。

李慧芝說,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的審議情形,導致這「史無前例」的12項窒礙難行之處,行政院希望立法院能夠透過朝野黨團協商,共同商討解決之道,也希望所有委員能理性直面問題,才能讓國家能夠持續穩健向前。

對此,黃揚明今天(15日)表示,李慧芝發了12項總預算的「豈有前例」,其中第5項提及:「凍結數史上最高:主計總處核算凍結數高達1,381億元,史無前例的暴增。」他指出,原本三讀後媒體報導立院估算凍結額度為2,600億餘元,可見經主計總處核算後,凍結數額已大幅減少。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資料照。(圖/翻攝行政院YT)

黃揚明說,事實上,中央政府總預算被凍結數額超過1381億元,還真的有前例,2006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被凍結超過2,400億元,別忘了,當時中央政府總預算規模也不過1.6兆,約15%的總預算遭凍結,那才是真的「凍」搖國本。不是「豈有前例」,而是「真有前例」。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