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搬蔣經國打國民黨 游梓翔傻眼:根本挑戰台灣選民智商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2024總統政見會第二場於26日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第三輪發言中,用已故前總統蔣經國來開罵國民黨,指出蔣經國曾說沒有台灣問題、只有中國問題,國民黨人卻是不斷批判台灣挑釁中國。對此,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教授游梓翔則批評,賴清德「這種話術也敢用出來,就是在挑戰許多選民的智商了」。

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圖/中天新聞)

游梓翔26日在臉書撰文指出,第二場政見會,三人「各取所需」,訴求不同選民。柯文哲採用「超越策略」固票、侯友宜採用「輪替策略」爭取六成選民支持、賴清德前兩輪是「賴隨策略」,想抓住滿意蔡英文執政的選民,但第三輪他使出了「抹紅策略」大絕招。令人吃驚的是,「抹紅策略」就是賴清德的最後拓票策略嗎?

游梓翔認為,這場政見會,在上班日下午兩點舉行。對有時間全程收看,想要比較三組政策願景的選民,政見會交叉的機會本已較少。加上三場並未作主題區隔,更容易變成「各說各話」。未來大選多場政見會應該設定「兩岸外交」、「經濟民生」和「社會青年」等主題,強化候選人同台政策比較。

游梓翔指出,第一個發言的柯文哲,採取的是「超越策略」。他用娓娓道來總覽政策的方式,避免與藍綠言詞交鋒,三輪他分別論述了教育、人口和經濟政策。「超越策略」的目的,顯然是想讓藍綠互鬥,自己卻擺出「超越」姿態,來鞏固「討厭藍綠」的白色基本盤。問題在柯文哲並未「民調超越」,如果只有「發言超越」,始終必須面對一項現實,光講沒用,只有能當選者才有能力落實政見。

游梓翔並認為,唯一的例外是第三輪談到能源政策,柯文哲有一段直接質疑了賴和民進黨的核能政策,還有侯不核定乾式儲存槽的事情,顯見他的不直接攻擊藍綠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簡單地說,「超越策略」是為減少討厭度,讓支持者「麥離開」。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圖/中天新聞)

至於第二個發言的侯友宜,游梓翔則發現,侯仍延續首場政見會的「輪替策略」,訴求執政做不好就該政黨輪替。三輪發言他主要論述打擊詐騙與犯罪、農業政策和女力政策。打擊犯罪是侯友宜的長項,農業他則抓住農田水利會和種電傷農的爭議作發揮。至於女力政策,雖然因為兩位對手的副手都是女性,侯在表面上吃虧,但他以執政時團隊女性數字和賴柯執政時相較,宣示未來對女性人才的重視,可以避免在此議題上失分。

游梓翔還說,政見會中侯友宜依舊展現「侯塞雷」的特色,對民進黨執政砲火猛烈。尤其是能源政策,在賴清德和柯文哲相繼提及之後,侯友宜第一時間就挑戰了賴在核能上的模稜兩可,並澄清他不核准乾式儲存槽興建是因結構不夠安全,直接回應了柯文哲的質疑。侯的表現仍然讓自己是撥亂反正的可靠人選。

至於抽到最後發言的賴清德。游梓翔則發現,三輪發言設定的主題是社會投資、非核淨零和批判國民黨。社會投資上他宣示了不少未來政策,說會好好照顧人民,但他始終必須面對「為何過去七年多不做」的質疑,此種「蔡很好、我也很好」的「賴隨策略」,恐怕只能爭取到對過去七年多蔡執政「感覺良好」的少數選民。至於能源政策,賴清德發言中出現2025、2030、2050等不同年份,雖然整段內容都是脫稿陳述,顯見花了時間準備,但他必須背負民進黨能源政策的包袱,很多選民聽他在那繞來繞去、年份交錯,愈聽疑問可能愈多。

游梓翔總結認為,這場政見會最「搶戲」的,是賴清德的第三輪發言,光是這10分鐘,就是民進黨意識形態的濃縮版,過去經常伴隨綠營的「抗中保台」、「賣芒果乾」的標籤用來描述這10分鐘通通適用。賴清德甚至在並無明確證據的情況下,直接給夏立言和馬英九「戴紅帽子」,並「分化」說侯友宜是「局外人」、「門外行」當選後會受馬英九等人的擺佈,這是直接使出欠缺民主風度的「抹紅策略」了。

最後,游梓翔坦言,賴清德甚至還扭曲說蔣經國的「十大建設」是因為反攻大陸無望才做的,他還曲解蔣經國的「沒有台灣問題,只有中國問題」。蔣經國說這話的原意是只有中國用什麼制度統一的問題,從來就沒有台灣問題,賴卻想拉蔣經國來支持他的「台獨抗中」,這種話術也敢用出來,就是在挑戰許多選民的智商了。

留言衝人氣 16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