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疾管署9日表示,一名30多歲女子因前往室內親水設施遊憩,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俗稱「食腦變形蟲」)死亡。而食腦變形蟲到底是什麼,該如何預防?
圖/翻攝自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該名女子發病前曾前往室內親水設施遊憩,7月26日出現頭痛及肩頸僵硬症狀,後續出現發燒、畏寒、頭痛、頸部疼痛抽搐就醫,於8月1日死亡。檢體檢驗後確認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感染所導致的腦膜腦炎。該疾病於1965年在澳洲發現首例人類感染病例,主要發生於夏季。截至2012年統計資料顯示,全球確定個案約235例,顯示這是一種不常見的疾病。臺灣於2011年有1例確定個案。
到底食腦變形蟲是什麼?
根據疾管署表示,內格里阿米巴( Naegleria )為環境中自由營生的單細胞阿米巴原蟲,有40餘種,其中只有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 )會感染人類。
Q、哪裡會有「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
它們喜好溫暖環境,能生存於46℃的溫熱環境中,在高溫下也可短暫存活。根據疾管署表示,在淡水湖泊及河川、溫泉水、工廠排出的溫水、飲用溫泉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水、熱水器及土壤中都有他們的足跡,不過海水尚未有檢出案例,也可能是海水鹽分較高。不過,在消毒良好的游泳池中不易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
Q、為什麼會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
根據疾管署表示,人類在自然水域活動時,將病原體吸入鼻腔,並沿著嗅覺神經進入腦部而發病,不過有趣的是,喝下遭病原體污染的水則不會被感染,也不會透過人與人接觸傳播。該疾病潛伏期約1-7天,發病後病程進展快速,初期症狀為頭痛、發燒、噁心、嘔吐,之後出現頸部僵硬、抽搐、意識變化、譫妄、昏迷等腦炎症狀,發病後死亡率高達99%。
Q、如何預防「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
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好發於夏季,民眾戲水或泡溫泉時,應避免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於自然水域戲水時,要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Q、如何篩檢及治療「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
實驗室診斷可採集腦脊髓液,並以疾病管制署已經建立的分子生物學技術(PCR),進行病原體檢測,不過藥物用於治療人類感染的效益尚不明確。若想提供疫情通報、傳染病諮詢、防疫政策及措施宣導,可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查詢或撥打防疫專線: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