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胃癌指數」異常只是胃炎 醫:別過度焦慮!約有一半都不是癌症

分享: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一位30歲女士因健康檢查抽血報告上的「胃癌指數」異常就醫,平時不菸不酒,最近因飲食不正常,偶爾有胃食道逆流與上腹疼痛的問題,讓她懷疑會不會真的得到癌症。

圖/photo AC

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在臉書專頁「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中發文表示,所幸該女子檢查結果顯示是胃潰瘍合併慢性胃炎所導致,因為胃癌指數也與消化性潰瘍有關,很多患者在治療完潰瘍,後續追蹤胃癌指數也會恢復正常範圍,而女士在進行治療同時進行飲食調整後,一切都恢復正常。

詹宜學提到,不少民眾在看到健檢報告上的胃癌指數異常,就會感到十分焦慮、驚恐。不過,只有約40%胃癌病人胃癌指數會上升,而胃癌指數高的患者,約有一半都不是胃癌,而是其他疾病,所以看到指數異常時先不要焦慮,要尋求專業的建議和解答。

什麼是「胃癌指數」?詹宜學說明,胃癌指數跟大多數的腫瘤指數一樣是種蛋白質,這類蛋白質可能是腫瘤本身分泌、產生或是與正常細胞反應、代謝的物質,因此臨床上就被拿來當做「腫瘤指數」。胃癌指數在臨床運用還是以消化系統和女性生殖系統為主,只有約40%胃癌患者的胃癌指數會上升,而胃癌指數高的患者,約有一半都不是胃癌,而是其他疾病,良性疾病也可能會造成胃癌指數異常,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詹宜學建議民眾,在看到自己的健康檢查報告時,可以稍微冷靜、理性對待,尤其看到「癌症指數」時,千萬不要過度焦慮,造成心生恐懼。若對檢查報告內容有任何疑慮時,應該要尋求專業的建議和解答,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才是最有效的。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